工作时体力活动多有害(丹麦研究称有,身体活动悖论)
研究者指出,之所以存在这样的“体力活动悖论”,从机制上来说,休闲时进行体力活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和代谢适能和健康状态;
工作时的4种体力活动状态包括:(1)以久坐工作为主;(2)久坐或站立工作,有时需要走路;(3)工作时走路为主,有些工作需要托举;(4)重体力劳动。
然而,与工作时体力活动较少的人相比,工作时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较高、很高水平的人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4%、15%、35%,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6%、13%、27%。

根据不同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生活条件、社会经济状态进行的亚组分析,以及剔除随访5年内死亡者后的分析均一致表明,休闲时多进行体力活动有益,工作时体力活动多,却增加心血管病和死亡风险。
如该研究结果被进一步证实,那么未来在撰写运动指南时,可能应该考虑不同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病的预防作用。
休闲时(上半图)和工作时(下半图)体力活动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间的关系
校正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生活条件、社会经济状态等多个因素的分析显示,与休闲时体力活动较少的人相比,休闲时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较高、很高水平的人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降低14%、23%、15%,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6%、41%、40%。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休闲时多进行体力活动,可预防多种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病和死亡。
休闲时4种体力活动状态包括:(1)几乎完全久坐不动或每周进行的轻体力活动少于2小时;(2)每周进行2~4小时轻体力活动;(3)每周进行4小时以上轻体力活动,或者2~4小时激烈的体力活动;(4)每周进行4小时以上激烈的体力活动,或每周规律进行几次剧烈运动或竞技运动。
但是,如果工作时体力活动多,包括走路、搬运、重体力劳动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反而增加。
来源:The physical activity paradox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the contemporary Copenhagen General Population Study with 104 046 adults. Eur Heart J, 08 April 2021
而工作时的体力活动则往往会导致疲劳、身体不能完全恢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不能改善心肺适能和健康状态。
4月8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丹麦的十年随访研究发现,休闲时积极进行体力活动,的确可以降低心梗、中风、冠心病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风险。
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成年人的主要体力活动是由工作时的体力活动组成的。但是,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国际或国家性的运动指南区分工作时和休闲时的体力活动。
研究者发现,休闲时、工作时的体力活动量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不互相影响。
该研究从哥本哈根一般人群研究中纳入10.4万多名成年人(20~100岁),中位随访十年,通过自我报告获取过去一年内休闲时和工作时的体力活动情况。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年轻男士心梗,血脂异常更严重!CAMI研究新分析
阜外医院杨跃进、吴娜琼等基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且未接受降脂治疗患者的血脂谱调查发现,25.1%的患者LDL-C水平≥3.4mmol/L,而LDL-C处于达标水平(<1.8mmol/L)的患者比例仅为11.8%。韩雅玲院士团队发现:通心络可减少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
对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术后氯吡格雷治疗期间如果出现血小板高反应性,意味着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较高。近期,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研究团队公开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提示,通心络胶囊有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因脑卒中死亡比例,中国是全球的2倍!Lancet子刊最新报告
9月3日,Lancet子刊发表全球疾病负担最新研究称,2019年,全球新发脑卒中1220万例,有1亿脑卒中患者。2019年,655万人因脑卒中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6%,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冠心病(16.2%)。在中国,2018年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文章指出,三十年来,全球新发病例数增加了70%,但实际上脑卒中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下降了17.0%。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2:50:26
0000TAVR术后心脏传导障碍专家共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为高危
尽管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并发症有了很大改善,但传导障碍的发生并没见少,仍然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JACC发表了由多位介入心脏病学家、电生理学家和心脏外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提出的TAVR后传导障碍的处理策略建议。专家建议要进行术前评估危险因素和进行最少24小时的心电图监测以识别术前存在的心律失常,并根据当前指南进行干预。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0:06:56
0000阜外医生总结大动脉炎神经系统症状:轻则头晕,重则中风
阜外医院张慧敏、梁二鹏等研究提示,大动脉炎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有多种表现,并与累及动脉数量及部位相关。研究纳入大动脉炎合并神经系统症状274例患者,男女比例1:4.3,平均发病年龄28.2岁。研究者指出,因神经系统疾病在此类年龄女性并不多见,故漏诊、误诊率较高。研究者还强调,大动脉炎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随受累部位及受累程度不同可有不同表现,轻则可仅有头晕,重则可出现脑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