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术后心脏传导障碍专家共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为高危
尽管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并发症有了很大改善,但传导障碍的发生并没见少,仍然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JACC发表了由多位介入心脏病学家、电生理学家和心脏外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提出的TAVR后传导障碍的处理策略建议。
专家建议要进行术前评估危险因素和进行最少24小时的心电图监测以识别术前存在的心律失常,并根据当前指南进行干预。
基于当前的研究数据,与TAVR术后传导障碍风险增加相关的主要术前因素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存在RBBB为高危患者。
手术操作也会增加心脏传导障碍的发生,如球囊瓣膜成形术、瓣膜类型以及瓣膜定位。
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也要连续心电图监测,安装临时起搏器。
最好能避免预扩张,针对高危患者(如RBBB)选择传导障碍风险较低的瓣膜类型,减小瓣膜植入深度。
手术结束后,在移除临时起搏线/中心静脉通路之前,一定要做12导联心电图,这个很重要,因为它将决定手术后的临时起搏。
根据术后即刻心电图变化以及是否有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分为5类(图1),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

术后患者的随访
对于没有发生传导障碍的患者,要按指南推荐进行随访。建议在1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此后每年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
对于TAVR术后传导障碍但未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要在1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和TAVR后LBBB(慢性或新发LBBB)的患者也应在3至6个月随访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植入 CRT和/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对于TAVR术后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要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以了解起搏器工作情况。建议通过将起搏频率降低到40次/min以下来评估起搏器依赖性,以确定是否存在自发节律。注意起搏器检测到所有重要的心律失常事件,很重要。
来源:Josep Rodés-Cabau,et al. Management of Conduction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J Am Coll Cardiol, 2019, 74: 1086-110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上海学者称,冬季温度、湿度和气压急变可诱发心衰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马江伟、黄建华等研究显示,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气压急变会显著增加心衰急诊,日最低气温、空气干燥是其中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就诊前1~2天及就诊后两天的温度差、湿度差、气压差均与心衰急诊增加呈正相关,其中尤以就诊前2天的温差、气压差为著。肾病合并冠心病,坏胆固醇低不一定是好事儿!广东省医谭宁等研究
目前的证据表明,对于冠心病患者,“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似乎越低越好,但这一观点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比如合并进展期慢性肾病的患者。5月6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谭宁、刘勇等发表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提示,在合并进展期慢性肾病的冠心病患者中,基线坏胆固醇水平如<1.8mmol/L,预后相对较差。西班牙研究称:受教育程度越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高,吸烟是主因
西班牙马德里拉巴斯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似乎是由是否吸烟以及吸烟量决定的。该研究中,在校正年龄、性别和收入后,与上过大学的人相比,没上过大学的人患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46%。教育水平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超过70%的可归因于生活方式因素,吸烟的影响最大,而饮食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全球卒中报告:四分之三中风由吸烟、饮食不健康和体力活动少所致
《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近日公布了全球卒中负担报告:全球90%卒中负担来自于三大因素,即不健康行为因素、代谢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不健康行为因素占首位,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不足,导致了74.2%的卒中。而代谢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脂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低是导致全球卒中负担加重的第二大因素,导致了72.4%的卒中。美国营养专家称: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含糖食物
喝甜饮料多,会得糖尿病吗?答案是肯定的。有研究显示,与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摄入一份含糖饮料者,10年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出18%。在根据体重进行调整后,正常体重的人如果每天摄入含糖饮料,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仍然要高出13%。那么少吃点糖类食物,是不是能预防和逆转糖尿病?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一位专攻食品成分与疾病风险的营养学专家BarbaraGower认为,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