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合并冠心病(坏胆固醇低不一定是好事儿,广东省医谭宁等研究)
5月6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谭宁、刘勇等发表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提示,在合并进展期慢性肾病的冠心病患者中,基线坏胆固醇水平如<1.8 mmol/L,预后相对较差。
来源:
作者认为,在这类极高危患者中,基线坏胆固醇水平较低可能反映患者有多种疾病或不良临床情况。这类患者如果坏胆固醇水平极低,需要仔细评估,必要时筛查其他可增加死亡风险的疾病。
[1]Association between baseline LDL-C and prognosis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dvanced kidney disease. BMC Nephrol, 2021, 22(1): 168.
这项研究纳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41 229例冠心病患者,其平均年龄为62.9岁,74.9%为男士。11.8%的患者基线坏胆固醇水平<1.8 mmol/L。
另外,在降胆固醇治疗过程中,要动态监测血脂,及时调整降脂策略。
目前的证据表明,对于冠心病患者,“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似乎越低越好,但这一观点可能不适合所有的冠心病患者,比如合并进展期慢性肾病的患者。
该研究纳入803例合并进展期肾病(eGFR<30ml/min/1.73m2)的冠心病患者,其平均年龄为67.4岁,68.5%为男士。17.2%的患者坏胆固醇水平<1.8 mmol/L。
该研究团队开展的另一项覆盖4.1万例冠心病的真实世界研究提示,基线坏胆固醇水平<1.8 mmol/L者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较差,可能是因为坏胆固醇低反映患者营养不良,去除营养因素后,坏胆固醇低的患者预后还是更好一些。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中位随访2.7年期间,315人(39.2%)死亡。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坏胆固醇水平较低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在最终的多因素Cox模型中,基线坏胆固醇水平<1.8 mmol/L的患者预后更好,全因死亡风险降低9%。
校正包括年龄、糖尿病、心衰、透析在内的24个潜在混淆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坏胆固醇水平≥ 1.8 mmol/L者相比,坏胆固醇水平<1.8 mmol/L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8%。
中位随访5.2年的结果显示,尽管校正基线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潜在混淆因素后,基线坏胆固醇水平<1.8 mmol/L与全因死亡无明显关联,但进一步校正营养状态后,基线坏胆固醇水平<1.8 mmol/L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0%。
[2]Malnutrition affects cholesterol paradox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41,229 Chinese cohort study. Lipids Health Dis, 2021, 20(1): 36.
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称:PCI围术期心梗发生率3.1%,有三大主因
阜外医院窦克非、丰雷等研究提示,多支病变PCI、至少处理一处分叉病变以及靶病变总长度是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以2013年SCAI提出新的围术期心肌梗死定义,若CK-MB升高程度≥10倍参考值上限,且(或)cTn≥70倍正常值,方可诊断为围术期心肌梗死。新四联治心衰,什么顺序最好?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现在提倡新四联用药,即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β受体阻滞剂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四类药物。但是,这四种药物的启动顺序及滴定,如何为最优?近日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进行的建模分析表明,用药顺序和滴定速度变化变化或更好。这里的滴定顺序(滴定目标是最大耐受剂量,非最大推荐剂量)主要如下:杨进刚阜外2023-09-26 15:15:40
0000血脂检测和干预应趁早! Lancet刊登近40万人研究称,越年轻时发现血脂升高,长期心血管风险越高
近日,Lancet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覆盖38个队列、近40万人的研究表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升高与未来30年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增加均显著相关,不仅仅是10年心血管风险增加。这意味着,40岁时的胆固醇水平与70岁时的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而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non-HDL-C水平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联更紧密。医生过劳猝死:仅是健康问题冰山一角!重庆学者107名医生猝死分析
近些年,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致猝死事件屡见报端,医务人员成了猝死高发群体。我国重庆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显示,2008至2018年十年间,在工作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我国医务人员中发生了107起猝死,抢救成功率为2.80%。研究分析发现,猝死多发生在年龄39岁的年轻医师;男女比例为7.75:1。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7:48:22
0000美2015版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胺碘酮有了新指证
老年人常常合并存在多种疾病,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同时老年人多存在与年龄相关的药动学、药效学改变以及各器官、系统功能下降和心理问题,用药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更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由美国老年医学会汇集药理学、护理学及精神病学等专家于1991年制定的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Beers标准几经修订,已在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