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称(PCI围术期心梗发生率3,1,有三大主因)
本研究以2013年SCAI提出新的围术期心肌梗死定义,若CK-MB升高程度≥10倍参考值上限,且(或)cTn≥70倍正常值,方可诊断为围术期心肌梗死。
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靶病变总长度大于非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 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中,至少处理一处分叉病变占32.4%,非围术期心肌梗死组中占17.3%。
阜外医院窦克非、丰雷等研究提示,多支病变PCI、至少处理一处分叉病变以及靶病变总长度是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手术操作特点,研究者分析,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中,处理多支血管病变占39.8%,非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中,仅占19.8%。
来源:丰雷,张冬,尹栋,等.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7,32: 431.
本研究纳入PCI患者3 371例(3 516例次择期PCI),3 516例次PCI中有108例(3.1%)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
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潜在致病原因有分支血管闭塞(66次,61.1%),慢血流或无复流(14次,12.96%)以及急性血栓形成(2次,1.85%)。有24.1%(26次)的患者未能识别出可能的心肌梗死原因。
本研究发现,反映手术过程对分支血管及斑块负荷干预的程度的分叉病变PCI、多支血管病变PCI以及靶病变总长度等危险因素可预测围术期心肌梗死。
本研究中的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和无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虽然在死亡/心肌梗死发生率方面未见差异,但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表现出更高的趋势,同时MACE明显增加。
0000
相关推荐
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称,冠脉介入围术期心梗发生率为3.1%,六成因分支血管闭塞
围术期心梗(PMI)是最常见的冠脉介入并发症之一,了解其发生原因和相关高危因素,才能更好地降低这一并发症的发生。阜外医院窦克非、尹栋等就此应用美国心血管造影及介入协会(SCAI)新标准进行了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共纳入冠脉介入患者3371例(3516例次择期PCI),其中围术期心梗发生率为3.1%。阜外医院研究:右室肥厚型心肌病听说过吗?
阜外医院樊朝美、闫丽荣等研究提示,中国人群重度右心室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较低,但预后差,约1/3合并右心室梗阻,右心室梗阻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右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舒张末期右心室游离壁、前壁或右心室心尖处室壁厚度≥10mm。Circulation刊登复旦大学研究:揭示糖尿病人心血管风险升高原因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复旦大学丁忠仁、胡亮等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P2Y12受体呈高表达、异常激活的现象。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P2Y12受体水平是一般健康人的4倍。而且,血小板P2Y12的表达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警惕衰弱、谵妄和认知功能下降!AHA发布心脏重症监护室老年人管理声明:鼓励适当身体活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12月9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脏重症监护室老年人管理科学声明,提出要特别关注和处理好老年危重心脏病患者的老年综合征,包括包括衰弱、谵妄、认知功能下降、多种合并症、多重用药。杨进刚阜外2023-08-31 09:51:2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