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流量吸氧无益,BMJ研究)
相互作用分析表明,两种吸氧方案对不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患者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死亡率的影响均相似。
但是,在最终诊断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高流量吸氧组的1年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增幅为16%。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结果支持目前的临床指南建议。但对于有缺氧血症的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吸氧可能会小幅降低死亡风险。
吸氧是临床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常规治疗。但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对这类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没有额外益处,反而可能有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最终诊断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两个吸氧组的30天或1年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别。
来源:High flow oxygen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 suspec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ragmatic, cluster 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 BMJ, 2021, 372: n355
研究者发现,高流量吸氧组和低流量吸氧组的30天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别,分别为3.0%和3.1%(OR=0.97)。
3月2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新西兰整群随机交叉研究进一步表明,对于怀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高流量吸氧并不能降低30天死亡率,但也不增加死亡风险。
在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中,两组的30天死亡率分别为8.8%和10.6%(OR=0.78,95%CI:0.63 ~0.97);在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中,两组的30天死亡率分别为3.6%和3.5%(OR=1.02,95%CI:0.83 ~1.27)。
该研究中,高流量吸氧是指:不论血氧饱和度多高,只要患者有心肌缺血症状或心电图有相应变化,就用面罩给氧,6~8 L/min。而低流量吸氧的指征是:血氧饱和度<90%才给氧,目标是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下。
因此,对于血氧饱和度正常的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目前指南不建议给予吸氧。
但与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或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比,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接受高流量吸氧,在降低1年死亡风险方面可能有益(OR分别为0.77和0.72)。
2018年那些不可思议的奇怪病例
咳出“肺”的男人,烤肉扦穿过头部还活着的男孩,勺子“住在”食道一年的男子,双腿“过电”的女人……,近日,LiveScience报道了2018年不可思议的十个病例。把“肺”咳出来的男人36岁的加州男子,在一通撕心裂肺的咳嗽后,居然咳出肺部支气管树状巨大血块。(NEnglJMed,2018,379:2151)注:蓝色、白色、黑色箭头分别指向上、中、下肺叶支气管分支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54:260000JAMA内科学子刊研究称,稳定冠心病患者运动后缺血对治疗没有指导意义
临床上,有些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心脏负荷试验或动态心电图监测中会出现心肌缺血。既往研究表明,这些患者未来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而且,负荷诱导的心肌缺血程度被认为是冠脉血运重建的适应证之一。心梗患者出院后严格药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美国研究称,每多遵守一项指南建议,死亡风险降低8%-11%
根据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在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30天和90天内遵守指南推荐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最多使长期死亡率降低43%。研究发现,遵循任何一项指南推荐都有生存获益。遵循的建议越多,获益越大!与遵循最少建议的患者相比,每多遵守一项指南建议,死亡风险降低8%-11%,而遵循所有指南建议的患者死亡率降低39%-43%。GLP1-RA,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美研究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个好药,降糖还能带来心血管获益。但是近日一项美国研究显示了其中的瑕疵:包括利拉鲁肽、索马鲁肽和度拉鲁肽在内的GLP1-R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者认为,有必要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评估,设计长期随访大样本临床研究,尤其是针对已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锤了!降压药不致癌 | 柳叶刀子刊Meta分析
前一段时间,一项对英国近百万人进行的研究提示: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也就是普利类降压药,可能会增加肺癌风险,而且,服用时间越长,肺癌发生可能风险越高。一时间,闹得人心慌慌。4月1日,柳叶刀肿瘤学子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则提示,降压药物的使用没有任何癌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