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8人中1人有严重高血压(中国百万人群研究)
研究者推测,全国约有7000万这样的患者。
虽然血压高,但研究者发现,已经接受降压药治疗的严重高血压患者中,84.7%报告近服用一种降压药,仅15%报告服用了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研究还显示,在高血压患者报告的所服用降压药物,钙拮抗剂(66.4%)最为常见,其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3.7%)。两药联合最常见的是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
我国因心血管病死亡者中,至少50%与高血压有关。
来源:China PEACE MPP Collaborative Group. Severe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PEACE million persons project. J Hypertens, 2021, 39(3): 461-470.
而且,这些有严重高血压的人群中,58.8%未服用降压药,未接受降压药治疗的人群中有27.1%不知晓自己有高血压。
这项研究共纳入China PEACE百万人群项目中来自31个省级行政区35~75岁的2618757位参与者,平均年龄55.6岁,59.6%为女性。知晓高血压定义为自我报告已诊断高血压;治疗高血压定义为当前应用降压药。
进一步分析可见,高龄、女性、当前吸烟、肥胖、收入低、糖尿病和既往发生心血管事件均与严重高血压风险相关。
研究还表明,如果基于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年龄、性别标准化的严重高血压患病率为11.6%。
这里的严重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60 mmHg,或者舒张压≥100 mmHg。
研究显示,有严重高血压的人中,61.3%仅收缩压≥160 mmHg但舒张压<100 mmHg,12.8%舒张压≥100 mmHg但收缩压<160 mmHg,26%收缩压≥160 mmHg且舒张压≥100 mmHg。
而近日阜外医院李静等在J Hypertens发表的一项基于China PEACE百万人群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5~75岁人群中,约每8人中1人有严重高血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显示,这项研究纳入的260万参与者中有14.5%有严重高血压。
研究者表示,严重高血压影响较多国人,这些患者并发症和心血管不良后果风险较高,但知晓率、认知率却不足。加强科学普及以及优化高血压治疗,都是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尤其是对这部分有严重高血压的患者更需要特别关注。
世卫组织启动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规律运动是防治心脏病的关键手段之一
近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与葡萄牙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一道发布新了《世卫组织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积极活动对健康至关重要。但在当今世界,这已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主要因为我们的城市和社区没有以正确的方式设计,”谭德塞博士说。“我们需要各级领导人帮助人们迈出健康步伐。这在城市层面效果最佳,在工作上大都涉及创造有利于健康活动的空间。”搭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96倍,才可判断为术后心梗!阜外医院凤玮等研究
阜外医院凤玮、胡展等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心脏搭桥术后48小时内,如果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较术前升高80倍以上,对术后新发心梗和30天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术后cTnI较术前升高>96倍和>130倍,可分别作为术后新发心梗和术后30d死亡的预测界值。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4:55:10
0000中国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公布,适合我国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近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了《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7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该共识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针对75岁以上人群,该共识的主要建议如下:1、阿司匹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九种情况可能为继发性肥胖
肥胖与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不仅增加血压控制难度,还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于今年3月发布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概念并制定了诊断流程。《共识》建议伴有下述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肥胖继发性病因临床评估及确诊检查:杨进刚阜外2023-08-05 09:31:5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