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低于60有害(JAMA子刊研究)
[2] A Linear and Non-Linea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e J Curve Revisited.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30 Nov 2020
图1 不同舒张压降低范围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心血管死亡风险
比如有研究显示,对于收缩压控制在120~140 mmHg者,舒张压低于70 mmHg会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JAMA子刊这项研究分析了SPRINT试验和ACCORD-BP试验中7515例患者的数据,患者平均年龄65.6岁,60.6%为男性。
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对5个大规模队列研究的47 407例受试者数据进行的汇总分析,其中孟德尔随机分析表明,舒张压与包括心梗在内的心血管事件之间并非J型或U型曲线关系。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1] Li J, Somers VK, Gao X, et al. Evaluation of Optima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Range Among Adults With Treat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ess Than 130 mm Hg. JAMA Netw Open. 2021 Feb 1;4(2):e2037554.
此外,对于舒张压的理想控制目标,目前研究结果也不一致。
之前,一项对SPRINT试验数据的二次分析结果也表明,过度降低舒张压会增加25%的心血管风险,甚至在有心血管病史或慢性肾病患者中风险更高。
线性孟德尔随机分析显示,舒张压每降低1 mmHg,心梗风险降低7%。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支持舒张压J型曲线现象。考虑到心室灌注主要发生在舒张期,如果舒张压过低可能会导致灌注不足和相关损害。
不过也有研究质疑舒张压J型曲线理论。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Jingen Li等发表在JAMA子刊的研究表明,舒张压不要低于60 mmHg,否则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而舒张压低于60 mmHg,则会增加46%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74%的次要终点发生风险,73%的心肌梗死风险和167%的非致死性脑卒中风险。
也就是说,有舒张压偏低遗传倾向的人,不用担心心梗,或其他心血管事件。
研究显示,对于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以下者,舒张压在70~80 mmHg,主要终点(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组成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脑卒中构成的复合终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均最低。
激进地降低收缩压,也会降低舒张压,不过对于收缩压控制在130 mmHg以下的心血管高危患者,舒张压控制在什么范围更好?
来源:
非线性孟德尔随机分析进一步证实,随着舒张压降低,心梗风险也持续降低,即便在基线舒张压水平较低的人,也是如此。
阜外医院经远端桡动脉冠脉介入经验!高立建团队研究
在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时,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更有利,可减少与入路部位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早期行走的舒适度,并降低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最新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建议,将桡动脉入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标准方法。但是,经桡动脉入路行冠脉介入治疗存在桡动脉闭塞、桡神经损伤、桡动脉痉挛、血肿后穿刺困难等缺点。杨进刚阜外2023-09-22 13:35:34
0000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有新机制!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支架术后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阜外医院乔树宾等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病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反复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均质性新生内膜比例更高,支架内纤维增生为反复支架内再狭窄重要机制。本研究所入选的两组患者在支架膨胀率及支架膨胀不全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技术操作性因素在该患者群体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并不是主要原因。坐15分钟,就活动3分钟!改善血糖有小妙招
久坐是很多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项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每坐15分钟缓慢步行3分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这项研究共纳入12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0岁,平均体重指数30.2kg/m2。参与者于试验两个阶段,在静坐的7小时时完成了以下3种情况中的两种:每6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每30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每15分钟起来慢走3分钟。CAMI研究首次报告国人心梗症状特点:每40个心梗就有1人上腹痛,每100人就有1人为牙痛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但很多心梗症状一般不典型,非常容易造成误诊。网络上经常有上腹痛或牙痛误诊的情况,比如说,肩痛的病人让去排X光片;上腹痛的病人去看消化科;牙痛的病人看口腔科;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去看神经科;但后来发现原来是心肌梗死,甚至有的患者猝死了。之前这些症状都是从国外教科书上看到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这次我们首次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数据。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0:52: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