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吃不够,没准真要命!这5种水果吃起来不甜,但含糖量却不少

水果酸酸甜甜,至少成为不少人的喜爱。
但伴随着健康饮食贯彻人心,很多人在挑选的时候,都会格外注意水果的含糖量。
于是就会产生一些误区---不甜的水果,含糖量其实不是很多。
倡导低糖饮食并没有错,但如果因为含糖高而不吃水果,就有些不应该。

水果吃不够,可能真要命!

早在2019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就曾刊登同一篇关于全球饮食领域的重磅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1990-2017年间接近30年的195个国家的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疾病负担等进行统计计算,最后推断出----全球有将近20%的死亡案例是因饮食结构而导致。
而因饮食不合理而导致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2型糖尿病。

(因日韩数据单独计入“高收入亚太地区”,东亚地区数据可视为以中国为主的数据)
在2017年,我国因饮酒不合理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死亡率在全球人口前20个国家排名第一,仅仅在2017年,就有310万人因饮食不合理而丧命。
饮食不合理有哪些问题?排名前三名分别有高纳、低谷物饮食、低水果饮食。

而在我国高死亡率的饮食结构问题,钠超标位于榜首,其次是水果吃不够,最后是谷物吃得少。

水果的含糖量,光靠嘴巴是尝不出来的

水果的糖主要分为四大类---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淀粉,不同水果,这4种成分比例不同;不同的糖,这4种的甜度也有所不同,果糖>蔗糖>葡萄糖>淀粉。
所以水果甜不甜,不仅要看含糖量有多少,还需要看是什么样的糖。
再加上水果中也不仅仅有糖,而且还有其他成分,像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有涩味的单宁等多酚物质,这些成分也会影响水果的甜度。

这5种水果尝起来不甜,但含糖量却不少


1、火龙果
火龙果虽然吃起来不甜,但它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这2种物质都是升糖的高手,如果大量食用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血糖快速飙升,威胁糖友的健康。

2、百香果
百香果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口感非常独特,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饮品。
虽然百香果吃起来酸酸的,糖友也千万不能对它放松警惕,因为百香果的含糖量其实高达13%,是一个典型的升糖“高手”,建议糖友不碰为宜。


3、山楂
山楂口感非常酸,经常用来作为生津健脾、开胃消食的健康零食,导致不少糖友都忽略了它隐藏的糖分。
其实山楂属于一种糖分很高的水果,只是它的酸味过于突出,导致甜味被掩盖了,才会让人没有识别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4、香蕉
香蕉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排便,降压降脂,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水果。
但熟香蕉的升糖指数高达52,香蕉很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如果短时间进食过多,很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5、菠萝
从口感来说,大部分菠萝吃起来酸酸的,但它的含糖量高达11%,升糖指数也非常高,达到60,是典型的吃着不甜,但非常容易升糖的水果。
糖友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吃太多。

对于糖友们,即便是高糖水果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吃
一款水果的升糖指数比较高,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人就完全不能吃。
不管是升糖指数高的水果,还是其他水果,只要能够控制好食用的分量,糖友们还是可以放心地吃的。
另外,吃水果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尽量避免空腹食用。
如果当天吃了一些水果,那么相应地就要减少正餐中主食的摄入量,避免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引起血糖不稳定。

参考文献:
【1】杨睿博,罗文轩,肖永华.学会吃水果是种控糖智慧[J].中医健康养生,2021,7(07):40-42.
【2】季小梅. 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调整及初步应用[D].蚌埠医学院,2021.
【3】Collaborators
G D .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The
Lancet, 2019, 393(10184).
欧洲心衰协会更新共识,建议用四步诊断法来确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据估计,在≥60岁的人群中,大约5%被诊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但在心衰领域,确诊HFpEF仍是一大挑战。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HFpEF的诊断标准是:出现心衰症状和(或)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50%,利钠肽水平升高,并至少存在以下一条附加标准:(1)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左室肥厚和(或)左房扩大;(2)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3:46:57
0001急性心梗伴休克,经桡动脉介入可改善预后!Meta分析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比经股动脉路径的出血和死亡率更低。但之前的研究也发现,心原性休克患者常通过经股动脉路径。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PCI治疗伴有休克的STEMI时,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的预后较好。研究者纳入6项前瞻性研究和8项回顾性研究,经桡动脉路径8032例,经股动脉路径23031例。心衰合并房颤,最好恢复窦性心律!德国研究
心衰合并房颤如雪上加霜,预后更差。近日发表在Cirulation上的一项德国研究表明,对于有心衰体征或症状的患者,在诊断房颤一年内,即早期行系统化节律控制相关治疗安全,而且要比当前延迟的、症状导向的节律控制策略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早期节律控制相关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射频导管消融。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2:00:37
0000睡觉打呼噜,要警惕糖尿病!50万国人10年追踪
在我国,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近期一项研究称,经常打鼾(俗称打呼噜)的人,容易发生糖尿病,打呼噜且胖的人最危险。研究者称,国人保持健康体重和腰围,可以预防打鼾,进而预防糖尿病。本研究在控制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与从不打鼾或偶尔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2%和14%。阜外医院106例左心室致密化不全诊治经验:右束支阻滞者死亡及心脏移植风险增加8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肖嫣等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而系统栓塞并不常见。在106例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中,有60%的患者心功能为Ⅲ/Ⅳ级,有79%的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LVEF<50%),67%的患者有左心室扩大(LVEDD≥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