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抑郁(也有危险,JAMA,杂志56万人分析)
英国生物数据库纳入40.1万余人,其平均年龄为56岁,55%为女士。中位随访8.1年期间,发生4607例冠心病和3253例中风事件。
而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抑郁症可导致心血管病。有抑郁症的人心血管风险增高,可能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以及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不过,由于无法校正高血压、血脂、生活方式等因素,该分析无法得出抑郁症状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联强度。
该分析采用的数据来自于新兴危险因素协作组(The Emerging Risk Factors Collaboration)和英国生物数据库,所有受试者基线无心血管病,最后一次随访在2020年3月。
新兴危险因素协作组包含21个队列,共纳入16.2万余人,其平均年龄为63岁,73%为女士。中位随访9.5年期间,发生5078例冠心病和3932例中风事件。
英国生物数据库,该数据库采用2项目患者健康调查问卷(PHQ-2)来评估抑郁症状,评分范围为0~6分,≥3分提示可能有抑郁症。
PHQ-2评分对数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中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1%、10%、10%。
12月15日,JAMA发表的一项覆盖22个前瞻性队列、共56万余人的汇总分析表明,有抑郁症状的人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即便其抑郁水平尚未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新兴危险因素协作组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抑郁症状,CES-D评分范围为0~60分,≥16分提示可能有抑郁症。
CES-D评分对数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中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分别增加7%、5%、6%。
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等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抑郁症状评分对数值与上述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之间仍有显著关联。
既往研究提示,抑郁症、情绪低落与心血管病可能有关。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立场声明指出,抑郁症可能是冠心病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提倡加强对抑郁症的识别和管理。
分析显示,CES-D评分与冠心病、中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之间为对数线性关系。
来源: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JAMA, 2020, 324(23): 2396-2405.
夜间血压高,年轻人心肾损害更严重!阜外医院宋雷等研究
血压的昼夜节律对40岁以下高血压患者影响有多大?近日,阜外医院宋雷、吴雪怡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年轻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患者心肾靶器官损伤更加严重。研究显示,在年轻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即夜间血压下降率小于10%发生率为60.2%。就此分为两组分析发现,不论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否≥10%,两组患者诊室和日间收缩压相似。严重空气污染时,高强度户外运动有害!阜外医院China-PAR项目新分析
既往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尤其PM2.5污染,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而运动则有利于降低血压,从而起到预防高血压的作用。那么,运动是否可以抵消空气污染带来的高血压风险呢?1月19日,阜外医院黄建凤、刘芳超等发表的一项基于China-PAR项目的新分析提示,只要当PM2.5暴露水平较低时,运动才能起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而严重空气污染会抵消运动的益处。阜外医院杨跃进团队完美解决复杂CTO难题:IVUS-ATS技术具有重要补充价值
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遭遇一例远端血管纤细、侧枝循环差,现有前向-逆向技术或搭桥无机会的双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时,怎么处理?有办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团队创新性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技术完美解决了上述难题。这则病例曾在2018年美国圣地亚哥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TCT)大会“CTO前向开通技术专家病例报告专场”上进行了报告。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30:42
0000【ESC2017重磅研究万众瞩目】RE-DUALPCI研究:房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抗凝策略将有重大突破?
2周后,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就要召开了,会上将要公布一项万众瞩目的研究:RE-DUALPCI™,该研究的目的是,对于房颤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比较达比加群联合P2Y12抑制剂双抗,是否优于华法林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房颤PCI患者抗凝面临困境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4:30:40
0000JACC最大样本肥厚心肌病注册:36%有肌节蛋白基因突变
JACC发表全球全球最大规模的肥厚性心肌病注册研究数据提示,36%患者存在心肌肌节蛋白基因突变,心肌肌节蛋白基因突变阳性和突变阴性的病变特点不同。研究者发现,肌节突变阳性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室间隔反曲形态,纤维化较多,但静息性梗阻较少。肌节突变阴性者更易出现基底间隔肥大,但纤维化较少。研究者首次将高科技成像、基因分析和生物标志物数据与传统临床信息相结合,以便于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最复杂的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4:25:1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