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术后5年死亡率高于搭桥手术(JAMA子刊23项随机试验分析)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使用心脏死亡率就排除了那些实际上与手术相关的死亡。
近期,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纳入23项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提示,与搭桥手术相比,支架术后5年全因死亡、心脏性死亡和非心脏性死亡率均较高。
另一种解释是,心脏性死亡被错误认定为非心脏性死亡。
研究显示,与搭桥手术相比,介入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增加了17%,心脏性死亡增加24%,非心脏死亡19%。
来源: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Comparing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With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A Meta-analysis.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2,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作者称,该研究首次比较了介入和搭桥的各种死亡原因的差别。
在该分析中,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与搭桥手术相比,全因和非心脏死亡率均更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分析,可能包括严重出血事件(通常被认定为非心脏性),或者在接受双抗期间,患者出现创伤或其他急性事件时,出血相关死亡率更高。
该研究结果对今后比较两种血运重建方式的随机对照试验有一定的意义。
至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非心脏性死亡风险增加的原因,作者表示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和搭桥术后第一年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脏性死亡,其后则是非心脏性死亡。
死亡率是比较冠脉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疗效的常用研究终点。是选择全因死亡率还是心脏性死亡率作为研究终点存在争议,因为非心脏性死亡率应该与治疗无关。
心脏性死亡的常见原因包括心源性休克、心衰、支架血栓形成、出血、冠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而癌症、败血症、出血和血管、肺和/或肾脏疾病是非心脏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作者认为,介入术后的非心脏性死亡可能与手术或术后管理有关,支持将全因死亡率作为心肌血运重建试验的研究终点。
研究纳入23项试验13 620例患者,6829例接受介入治疗,6791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年龄60-71岁。平均随访5.3年。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称,1/4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其营养不良、尿失禁、跌倒史发生率明显较高
衰弱是一种极具临床意义的老年综合征,反映了机体生理储备的下降以及对应激的易损性,可作为老年人严重不良结局。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研究显示,23.9%的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提示衰弱在该人群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老年综合征。研究发现,衰弱患者较非衰弱患者年龄更大,且存在更明显的多重用药、共病程度及更高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以及更高的营养不良、尿失禁、1年内跌倒史发生率。去唱唱歌,跳跳舞!英国研究称,艺术让人延年益寿
去博物馆,去美术馆,去听音乐会,去跳舞,去唱歌……英国伦敦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经常这样调剂生活,能延年益寿。研究显示,与从不“沾染”艺术活动的人相比,每年参加一次或两次艺术活动的人死亡风险降低14%,而那些“活跃分子”死亡风险更是降低了31%。研究者认为,参与艺术互动可以综合调理心理、身体、社会和行为等,即可以多模式为健康保驾护航。伴随的述评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参加艺术活动。阜外研究: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有特点,男孩更多见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小儿心律失常,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等对442位患儿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男孩多见,此外房室旁路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4:26:540000房颤消融术后,14%患者新发无症状脑梗死!郑州学者研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人员报告,房颤消融术后,14%的患者新发无症状脑梗死,冷冻球囊和射频消融术后新发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率相似,新发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该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67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冷冻球囊消融组(n=133)与射频导管消融组(n=134)。大动脉转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预后不佳!阜外医院樊晓寒等研究
大动脉转位,是由于胚胎发育时动脉干圆锥反向旋转和吸收异常,导致主动脉和肺动脉空间位置关系及心室连接关系的异常。有研究表明,房室传导阻滞是独立于大动脉转位的固有畸形和房室瓣反流,是影响大动脉转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阜外医院樊晓寒、张硕等发现,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大动脉转位患者以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为主,少数为右位心,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