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病高风险居民十中有一(东北华北比例最高,主要危险因素各异,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百万居民调查)
此外,在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地区,副食因素风险越低,农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则代谢和体力活动方面因素风险越高。
此外,虽然华南地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居民比例低,但主食吃得不太健康,全谷物和豆类摄入不足,而且血糖、血脂异常以及体力活动不足全国居首。
心血管病高风险定义为估计的十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大于20%。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李静和李希课题组牵头在柳叶刀公共卫生子刊发布的全国98万人调查发现,经年龄和性别标准化后,我国10.3%居民为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
当前研究通过系统抽样对上述252个项目点的98.3万居民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东北和华北虽同属高危地区,但华北地区主要受到肥胖和血压因素的影响,而东北则主要是副食问题,即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多。

研究还定量评价了12种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140/90 mmHg)、总胆固醇升高(≥5.0 mmol/L)、血糖升高(≥7.0 mmol/L),超重或肥胖(BMI ≥25 kg/m2),以及吸烟、饮酒、不健康膳食(水果、蔬菜、全谷物或豆类摄入过少,红肉摄入过多)、缺乏体育锻炼等。
来源:Xi Li, Chaoqun Wu, Jiapeng Lu,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Chin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0, 5: e672-68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图1 不同地区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年龄、性别标化检出率差异
就吸烟饮酒因素而言,在城市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越高,吸烟饮酒的居民比例越低。但在农村地区,人均GDP越高,吸烟饮酒的居民比例反而越高。
研究者指出,揭示心血管病高风险居民的地理特征,对我国的心血管病防控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人群筛查项目等方式开展全面的危险因素调查是必要的,有利于防控策略的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研究还发现,中国平均气温越低的地区,高血压、肥胖以及副食等因素风险越高,而主食、代谢和体力活动方面因素的风险越低。
其中,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高风险居民比例较高,分别达12.6%和11.4%,而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较低,仅为8.0%。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
有学者曾用“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来形容我国之幅员辽阔和发展不均衡。
该项目于2014年由政府立项支持,截至2019年底,已在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选择了252个项目点(包括152个县级地区和100个城市地区),覆盖了55%的地级市。该项目已完成390万35~75岁常住居民的心血管病风险筛查。
阜外医院诊疗大动脉炎十年经验:有发热史者不足10%,10年生存率仅58%
大动脉炎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较为多见,阜外医院学者通过对十年间就诊的566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发病年龄为20~40岁,多数患者因高血压就诊,10年生存率仅58%。这项研究中,来就诊的566例患者,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28.9岁。40岁以上的患者也不少见,占19.4%。美国新版居民膳食指南十大要点
近期,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该指南每5年更新一次。该指南并不仅仅对饮食做出了推荐,还包括创建健康环境和运动等内容。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官方网站上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了总结。一、坚持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慢性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二、健康饮食是预防疾病的最佳手段。膳食指南可以帮助你,为你和你的家人做出明智的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糖尿病发病高于一般人群,抗炎药物增加其糖尿病患病风险
近期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的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使这类患者的糖尿病风险增加30%,他汀类药物使糖尿病风险增加60%。而羟氯喹和阿贝西普会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本研究中,1366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的抗炎药物有甲氨蝶呤、阿贝西普、糖皮质激素、羟氯喹,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应对岁月剃头刀,瑜伽有妙用!?印度学者nature子刊评述
岁月不是一把杀猪刀,就是把剃头刀。人到中年,头发越来越少。谢顶的男士心脏病风险升高。有研究表明,谢顶严重的男性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32%。如果秃顶发生在60岁之前,风险会增加44%。我国也有研究发现,中年男性秃顶的人有较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Heart研究:每周摄入巧克力不超100 g有益于心脏健康
深圳大学附属罗湖医院学者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每周摄入不超过100克巧克力似乎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吃太多则会降低巧克力的健康益处,并诱发与高糖摄入相关的不良影响。研究者对23项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荟萃分析,包括405304名参与者和35093例CVD患者。研究人员发现,每周每多摄入20克则CVD事件降低0.02%。还可以降低卒中和冠心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