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初始治疗(消融明显优于药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两项随机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目前指南建议,先用一种或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疗效不佳时再考虑消融。 研究显示,这类患者经药物治疗失败后,消融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有效。 11月1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时发表的两项研究一致表明,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作为初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加拿大EARLY-AF 研究将303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初治患者随机分入消融组(冷冻球囊消融)和药物治疗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所有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植入式心脏监测仪监测是否有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复发。 1年后,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消融组中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风险降低了52%(42.9% vs 67.8%,HR=0.48);有症状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风险降低了61%(11.0% vs 26.2%,HR=0.39)。

STOP AF First研究中两组的治疗成功率比较 消融组中12个月时手术和冷冻球囊系统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 药物治疗组中1/3的患者因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房颤复发而接受消融治疗。 来源:[1]Cryoablation or Drug Therapy for Initial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ovember 16, 2020[2]Cryoballoon Ablation as Initial Therap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ovember 16, 2020
EARLY-AF 研究中两组无房性快速性心动过速复发患者的比例 消融组患者处于房颤状态的中位时间占比(即房颤负荷)为0%,而药物治疗组中为0.13%。 两组中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4%。 美国STOP AF First研究也是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203例18~80岁的、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初治患者,随机分入消融组(104例,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隔离)或药物治疗组(99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所有患者在基线及1、3、6、12个月时接受12导联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3~12个月如出现症状,患者每周主动进行电话监测;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 消融组中97%的患者初始治疗成功。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12个月时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4.6%和45%。 治疗成功定义为:手术初始治疗成功或90天空白期后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
Nature子研究称,中国1959-1961年饥荒致糖尿病流行结论不成立,原因是没有调整年龄因素
中国1959-1961年的饥荒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后期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对17个相关的中国研究进行重新分析时,几乎没有发现这种关联的证据。这17项研究报告均称,1959-1961年中国饥荒期间出生的人与饥荒后出生的人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几篇被高度引用的评论得出结论,中国饥荒应被视为导致中国目前2型糖尿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杜克大学冼颖教授称,撰写高质量研究论文全是套路!
美国杜克大学冼颖教授在中国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者会议上报告,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可以使用很多套路。冼颖教授在国外期刊曾发表过论文的医生而言,最后论文的呈现可能与提交的最初版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了。一般来说,论文提交后,如果杂志编辑感兴趣会交给外审,汇总外审的意见后编辑部进行讨论,讨论通过后会提出些修改建议。所以,外审的意见很重要,外审都看重什么呢?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5:10:52
0000中国慢阻肺负担仍较重!云南学者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4 09:42:20
0000局麻下TAVR安全可行!阜外医院吴永健等推出极简式TAVR
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理念越来越引起关注,就简化麻醉方面,单纯局麻安全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赵杰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在单纯局麻下行TAVR安全、可行,尤其适用于中低危患者,是局麻镇静麻醉TAVR的进一步简化。这项研究共入选2021年3~9月在该院计划在单纯麻醉下行TAVR治疗患者72例,平均年龄74岁。睡眠不足5小时驾车危险堪比酒驾
前段时间看新闻,河南郑州一个小学门口,一辆奔驰车莫名其妙的冲向了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家长群,万幸,只有几位家长受轻伤,后来经过交警的盘查,司机才告知,他昨晚上通宵打牌未眠,才导致这场交通事故。事实上,交警一直提醒大众勿疲劳驾驶!根据近期来自美国汽车协会(AAA)旗下的交通安全基金会的研究数据,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驾车危害堪比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