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会增加中风危险(丹麦28万人研究)
[1] Fenger-Grøn M, Paulsen Møller I, Schou Pedersen H, et al. Death of a Partner and Risks of Ischemic Stroke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Nationwide Danish Matched Cohort Study. J Am Heart Assoc. 2020 Nov 17:e018763. doi: 10.1161/JAHA.120.018763.
风险的增加也许是因为孤独,或许因为其他。有研究显示,孤独可以增加29%的心血管病风险。也许女性对孤独和压力更为敏感,从而风险更高。
研究显示,与已婚女性相比,各种单身会增加女性2.15倍脑卒中罹患风险,而在校正常见心脑血管风险因素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后,风险依旧。而男性则不然,婚姻状况与其脑卒中患病风险无关。
之前,阜外医院陈纪春、陈沛等对8千余人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发现,各种单身,包括到适婚年龄的未婚、离异、分居冷战以及不幸丧偶,均会增加女性脑卒中罹患风险,而非男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这项研究纳入2002~2016年278758位丧偶参与者,其中7684人在丧偶后5年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139人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2] 陈纪春, 陈沛, 张林峰, 等. 中老年人群婚姻状况与脑卒中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Suppl1): 3.
压力会触发心碎综合征,还可能会触发脑梗。

研究显示,与未丧偶者相比,丧偶者5年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了11%,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了13%。
来源:
图1 两种不同模型中丧偶后随时间推移的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
就30天脑卒中累积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0.73人/1000 vs 0.63人/1000)和出血性脑卒中(0.13人/1000 vs 0.08人/1000)均高于未丧偶者。
一项丹麦学者近28万人的研究显示,丧偶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丧偶后30天内。
其中,在丧偶后30天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最为显著,增加了66%;女性尤其风险高,增加99%的风险。
注:模型1:校正年龄、性别和日历时间(calendar time);模型3:模型1基础上校正社会经济变量及合并症,以及药物治疗
中国CDC研究称:控制六种因素,至2030年可减少100万国人英年早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报告称,若能控制高血压、戒烟和超重/肥胖这三种血管危险因素,预计2030年可减少90万国人过早死亡。如果还能减少体力活动减少、血脂和血糖升高,则预计可预防100万国人过早死亡。过早死亡是指30~70岁间死亡。报告认为,如果能够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TO)2030年因慢病过早死亡降低1/3是有可能的。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36:22
0000老年高血压,收缩压应<130!STEP研究结果获我国真实世界研究证实
2021年8月30日,由阜外医院蔡军教授牵头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STEP研究结果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21)上公布,其结果表明,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与标准的降压治疗(收缩压目标值130~150mmHg)相比,强化降压(收缩压目标值为110~130mmHg)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无锡人民医院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巧”思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羊镇宇、张能等发表研究称,仅采用入院时hs-cTnI水平并不能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使用hs-cTnI动态变化指标,如变化斜率或者相对变化值诊断急性心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入院时hs-cTnI值。哪种遗传性心脏病心脏性猝死最常见?JACC研究
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脏性猝死患者心肺复苏后明确的遗传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长QT综合征;4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则是肥厚型心肌病。在这项研究中,225例因心脏性猝死心脏复苏病例中,51%有遗传性心脏病。其中,长QT综合征最为多见,其次是肥厚型心肌病和Brugada综合征,分别占42%、24%和14%。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2:12: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