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前心率(gt,67次,分,死亡风险高,GLOBAL,LEADERS研究2年随访结果)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发表的GLOBAL LEADERS研究2年随访结果显示,冠脉介入术前心率偏快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研究者发现,冠脉介入术前心率67次/分是预测2年死亡风险的最佳截断值。 冠脉介入术前心率>67次/分的患者术后2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8%,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64%,新发Q波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41%。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冠脉介入术前心率每增快5次/分,全因死亡或新发Q波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6%,主要是全因死亡风险增加(HR=1.07)。 但冠脉介入术前心率与大出血(BARC 3型或5型出血)风险无关。 该研究还显示,冠脉介入术前心率偏快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不受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影响,也与患者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稳定性冠心病、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肾功能受损无关。 研究者指出,理论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减慢心率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心率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 在该研究中,尽管没有记录基线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然而,校正出院时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等药物的应用后,心率仍然是2年全因死亡或新发Q波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Global Leaders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优效性研究,由欧洲、北美、南美和亚太地区的130多家介入心脏病学中心参与。 这项最新分析一共纳入15 855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位年龄为65岁,77%为男士,冠脉介入术前的心率中位数为69次/分。 与术前心率≤67次/分的患者相比,术前心率>67次/分的患者中女士较多,相对年轻,当前吸烟者比例、体重指数以及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急性冠脉综合征、既往中风、心梗、冠脉介入治疗、心脏搭桥术的比例均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 2年随访时,4.1%的患者死亡或新发Q波心肌梗死,术前心率>67次/分的患者中这一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术前心率≤67次/分的患者(4.76% vs 3.31%)。 来源:The Impact of Pre-Procedure Heart Rate on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Results From a 2-year Follow-Up of the GLOBAL LEADERS Trial. Atherosclerosis, 2020, 303: 1-7.
一胖毁所有!中国慢病研究超43万居民分析:健康体重可防12%慢病风险
根据中国疾病负担报告,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阻肺和肝癌是导致我国人群寿命年损失、缩短生命长度的前五位死因,严重影响期望寿命的增长。而体重增加是导致国人疾病负担增加的第六位危险因素。近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一项对近43万人进行的最新分析显示,只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减少12%的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阻肺和糖尿病的慢病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7:10:48
0000近5万中国人的研究显示:经常动一动得糖尿病风险低
常常有人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糖有点高,并被告知属于糖尿病前期,但怎么让血糖下来?近日一项基于近5万中国人的研究显示,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闲暇时有走一走、跑一跑等习惯会降低进展到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肥胖者等促进和推广体育活动项目。这种药,可燃脂!柳叶刀子刊研究
人到中年,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将军肚”或变成“大腹婆”,尤其是经常久坐不动的人。而这些人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堆积,是造成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心脏代谢疾病的关键因素。然而,长肉容易,甩肉难。很多人运动、节食,一顿操作猛如虎,肚子还是肉鼓鼓。配偶有心血管病,自己也要小心!日本研究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心血管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近日,一项日本研究同样提示,配偶有心血管疾病史,是自己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48%,尤其是男性,其风险增加68%。研究者利用日本医学数据中心数据库(2008年4月-2018年8月)中的23万多对中年夫妇数据进行了一项配对队列研究。研究入选了13759人配偶有心血管病史居民,并与配偶无心血管病史的55027人进行配对。“灵魂砍价”药物还能防痛风?SGLT2抑制剂成“万金油”
因为前不久医保局专家的“灵魂砍价”事件,SGLT2抑制剂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近日发表在《内科学年鉴》杂志上的一项包含20余万人的美国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钠葡萄糖共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能预防痛风。这是继二甲双胍后,又一个被发掘出有多种临床疗效的糖尿病药物。我国共上市3种此类药物,分别是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及卡格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