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气污染相关死亡率降低61%!柳叶刀子刊发表CDC周脉耕等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病中心周脉耕团队与美国、加拿大学者在Lancet Planetary Health杂志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从1990年至2017年,我国空气污染相关的年龄标化死亡率降低了60.6%,主要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减少(85.4%),其次是大气PM2.5污染的减少(12%)。
分析显示,2017年全国人群加权的平均PM2.5浓度为52.7 μg/m3,较1990年(57.8 μg/m3)降低了9%,但PM2.5浓度仍然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标准(10 μg/m3)。
81%的国人仍生活在PM2.5浓度超过35 μg/m3(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最松目标)的环境中。其中,北京、天津、河南的年均PM2.5浓度最高。

2017年我国人群加权的PM2.5浓度
2011~2013年我国PM2.5浓度最高,随后开始下降。
2017年,全国32.2%的人口使用固体燃料(煤炭等)做饭,远低于1990年(84.4%);其中甘肃最高(54.1%),上海最低(4.9%)。
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是北京,最低的是中国澳门。
据研究者估算,2017年我国因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达124万,其中85.2万人死于大气PM2.5污染,27.1万人死于室内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17.8万人死于大气臭氧污染。
2017年我国空气污染导致的年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和过早死亡损伤的寿命年之和)率为1513.1/10万,男士高于女士(1839.8/10万vs 1198.3/10万)。
但过去28年内,我国有12个省级行政区归因于空气污染的死亡率呈增加趋势。
2017年,全国6.9%的DALY由空气污染所致。在因慢阻肺、下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癌、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导致的DALY中,分别有40%、35.6%、26.1%、25.8%、19.5%归因于空气污染。
研究者发现,在全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空气污染导致的DALY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其中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的DALY率和死亡率最低的是中国香港(分别为482.3/10万和21.4/10万),最高的是新疆(分别为1725.5/10万和73.7/10万)。
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DALY率和死亡率最低的是上海(分别为18.7/10万和0.8/10万),最高的是西藏(分别为1339.5/10万和75.8/10万)。
如果2017年我国的空气污染物水平低于影响健康的最低水平,那么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延长1.25年,其中0.84年得益于大气PM2.5水平的降低,0.26年得益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减少。
新疆人从空气污染水平降低中的获益最明显,人均寿命将延长1.65年,中国香港获益最小,人均预期寿命仅延长0.73年。

2017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空气污染水平若低于风险暴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变化
研究者强调,过去28年我国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率下降,主要是室内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明显减少,而2013年至2017年我国PM2.5污染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降幅为9%),与我国2013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行动有关。
作者认为,我国应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减少空气污染对长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健康的影响。
来源:Peng Yin, et al.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deaths, disease burden, and life expectancy across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Planet Health, August 17,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不测量夜间血压,会漏诊危险人群!牛津大学研究
量血压仅仅测量白天血压或许是不够的。近日,牛津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不测量夜间血压会使漏诊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人群,面临无法识别高血压的风险。这项研究对两组人群进行了分析:一组来自4家医院的21739例住院患者;另一组为BP-Eth研究的社区人群。研究显示,在医院队列中48.9%的患者夜间血压升高,即血压模式呈反杓型,平均昼夜收缩压差了8.0mmHg。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4:51:04
0000蒋世良:我国介入治疗膜周部室缺跻身国际前列,中国99%封堵器材为中国制造,全球80多个国家在应用国产封堵器
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在本刊发表述评称,我国介入治疗膜周部室缺已跻身国际前。2009-2014年中国大陆共完成3万余例室间隔介入封堵治疗,其中99%的封堵器材为中国制造,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在应用中国生产的封堵器。赵世华教授也曾在本刊撰文指出,与支架置入术和射频消融术这些“舶来品”技术不同,先心病介入治疗模式的建立及技术创新当属国人,其数量也遥遥领先于欧美国家。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4:41:06
0000血脂异常,出现在心梗前20~35年!挪威42年随访研究
目前认为,血脂异常的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是终生累积的,可导致心梗发生。7月14日,来自挪威的一项随访长达42年的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平均水平相比,男士和女士在心梗发生前20~35年就开始出现血脂异常(不利血脂水平,定义为与人群平均值的偏差,与临床推荐水平无关)。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强调了监测一生中各年龄段血脂水平的必要性。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24:3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