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喝酒殃及子女(湘雅研究称,男士孕前3月饮酒,孩子易患先心病)
据悉,每年约有135万先心病患儿出生,而酒精已经是一种明确的致畸物,并与胎儿酒精谱系障碍(FASD)有关,约四分之一FASD患儿伴有先心病。
如果在此期间豪饮的话,更坏事:娃爹会增加该娃52%的先天性缺陷风险,娃妈会增加16%的风险。
来源:
研究显示,与滴酒不沾者相比,如果在此期间娃爹饮酒,娃患先心病风险增加44%;娃妈饮酒,风险增加16%。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这项研究并不能证明饮酒和先心病的因果关系,也不能证明娃爹饮酒比娃妈饮酒对胎儿生长发育更有害。此外研究数据也不能明确饮酒饮多少合适安全。
这里的豪饮定义为每次5杯以上。
[1] Fathers-to-be should avoid alcohol six months before conception Parental alcohol consumption linked to raised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ESC. 03 Oct 2019.
研究者还发现,娃爹饮酒越多,娃先心病风险越高;娃妈饮酒会增加娃20%的法洛四联症(集四种心脏结构异常于一身的先心病)风险。
[2] 赵天明, 王增武, 张林峰, 等. 华东两市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564-568.
怀孕期间还有哪些忌讳,预防宝宝得先心病?
此外,抗生素、降压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应该避免在孕早期服用,以免影响胎儿心脏正常发育。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其中,孕前肥胖增加房间隔缺损风险,研究者推测,或是由于肥胖能够引起的糖脂代谢的紊乱、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肪细胞的激素作用等多种代谢紊乱的缘故。
此外,就装修而言,或与其中环境污染以及装修材料中有毒物质相关。研究者建议,孕前和孕早期应该尽量避免居住新装修的房间。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赵天明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孕前肥胖和装修是引起房间隔缺损的危险因素,孕早期服药是室间隔缺损的危险因素。
这项研究分析了1991~2019年55项研究,其中包括41747例先心病患儿和297587例健康婴儿。
但不论如何,为了宝宝健康,夫妻双方均需对酒“忍痛割爱”,以防万一。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Jiabi Qin等对55项研究进行分析就表明:戒酒很重要,不论父母,在怀孕前后三个月饮酒均会增加胎儿得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父亲。
研究者指出,如果准备生宝宝,男性至少在妻子怀孕前6个月禁酒,女性则在怀孕前1年和怀孕后避免饮酒。
常喝咖啡,可防慢性肝病!英国50万人研究
近日一项英国研究对近50万人的研究发现,经常饮用各种咖啡,不管是研磨的还是速溶的,还是脱咖啡因咖啡,均与慢性肝病以及其他类型肝病罹患风险和死亡风险降低有关。研究显示,与经常不喝咖啡的人相比,经常饮用者罹患慢性肝病降低了21%,慢性肝病或脂肪肝的风险降低了20%,慢性肝病死亡风险降低了49%。研究显示,这种保护作用在应用研磨咖啡的人群中最为明显。心脏超声误诊的罕见左心室憩室【浙大儿童医院病例】
先天性左心室憩室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肌型和纤维型两种类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学者报道了一例床旁超声心动图误诊的新生儿巨大先天性纤维型左心室憩室。该例先天性纤维型左心室憩室,合并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但无Cantrell综合征相关的胸腹中线缺失,憩室口位于二尖瓣下,但憩室位于右心房的右下。杨进刚阜外2023-09-16 16:42:03
0000高钠低钾饮食,增加心血管风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11月1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纳入欧美6个前瞻性队列、共万余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证实,吃高钠、低钾饮食,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而且,钠摄入量越高、钾摄入量越低,心血管风险越高。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支持减少目前的钠摄入量,增加钾摄入量,以降低心血管风险。赵水平建议我国调脂原则:极高危患者强化降脂,中危患者中等强度降脂,必要时联合用药
10月13日,在第六届阿斯利康心血管高峰论坛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指出适于我国人群调制治疗原则:对于极高危患者需强化降脂,而对于广大中危患者中等强度降脂或为最佳选择,必要时联合用药。赵教授指出,最近公布的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再次传递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一点更好的理念,中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整体更低。澳大利亚研究称,亲人去世,β阻滞剂 阿司匹林可防“心碎”
丧亲之痛,是每个人最伤心的经历。澳大利亚学者在美国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随意研究提示,亲人去世,心痛不已,而短期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脏病发作或“心碎”风险。研究者发现,亲人去世带来的心脏病发作风险的增加可能持续6个月。在丧亲后的头几天,风险最高。该研究纳入了85名受试者,均在2周内经历了亲人去世。平均年龄6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