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二尖瓣脱垂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JACC研究)
此外,严重心律失常也与较高的死亡、除颤器植入、室速消融术比例相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与无/轻度心律失常相比,严重心律失常的死亡风险增加近2倍。
近日,JACC发表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二尖瓣脱垂患者心律失常比较常见,但严重心律失常较少见,其可能与二尖瓣环分离、小叶冗长、复极异常相关,且二尖瓣脱垂患者长期伴有心律失常可增加死亡风险。
来源:Essayagh B, Sabbag A, AntoineC, et 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of Arrhythmic Mitral Valve Prolapse. J Am Coll Cardiol. 2020;76(6):637-649.
研究发现,二尖瓣脱垂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多见(占43%),中度(室性心动过速120~179次/min)最常见,约占27%;严重(室性心动过速≥180次/min)较少见,约占9%。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二尖瓣环分离、小叶冗长、T波倒置/ST段压低独立相关,但与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或射血分数无关。
研究数据显示,合并心律失常的二尖瓣脱垂患者的8年总死亡率为13%,其长期预后与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律失常越重,死亡率越高。
二尖瓣脱垂常被认为是良性的,关于心律失常性二尖瓣脱垂的定义也不完全明确。
室性心律失常与男性、双叶脱垂、明显的小叶冗长、二尖瓣环分离、左房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较大、T波倒置/ST段压低相关。
研究连续入选59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分析了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长期预后。
0000
相关推荐
吃含钾盐,每年能防50万国人死亡!BMJ研究
吃得咸非常不好,全球每年有300万死亡就是因为吃得咸。中国疾病负担也点名,高盐是危害国人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近日,乔治健康研究所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筷子尖儿上的盐换一换,就会让中国心血管病负担“头轻很多”。具体做法,就是把家庭常用钠盐换为含钾盐。这项模型研究显示,这么换一换,带来的血压降低效应,每年可预防46万心血管死亡,包括减少20.8万脑卒中死亡,17.5万心脏病死亡。新疆医大一附院学者称,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介入后出血风险
对于心脏介入医生而言,都希望每一位心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能够恢复到最佳健康状态,不过有时候治疗效果就会在幽门螺杆菌上打个折扣。近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定、刘静等进行的研究就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者介入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而积极抗菌治疗有助于降低出血。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4:11: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