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他汀保护骨骼(奥地利35万余人研究称,高剂量却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他汀有益于骨骼健康。 但近期来自奥地利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他汀的这种保护作用与剂量有关,即低剂量应用时可降低骨质疏松风险,高剂量应用时却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该研究显示,总体上,校正因糖尿病等合并症处方的其他药物以及可导致骨质疏松的糖皮质激素等用药后,与未接受他汀治疗的人相比,接受他汀治疗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增加了近3倍(OR=3.62)。 但是,接受低剂量(0~10 mg/d)他汀治疗者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降低。 不同的他汀均显示出类似的效果:低剂量应用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者骨质疏松风险分别降低61%、32%、30%、31%。 相反,以高剂量应用这些他汀时,骨质疏松风险增加:辛伐他汀超过40 mg/d、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超过20 mg/d时,骨质疏松风险分别增加64%、78%、104%。 研究者解释到,他汀以高剂量应用时,尽管有很强的降胆固醇效果,但同时可能会降低雌激素水平并影响骨骼,发挥类似绝经的效应,此时该作用可能明显超过了他汀的骨质保护作用(增加骨成形蛋白的表达)。 研究者建议,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在服用他汀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尤其是接受高剂量他汀治疗的绝经后女士,这有助于指导该人群的个体化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 不过,来自中国香港的Ching-Lung Cheung指出,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本来就与骨密度降低有关,因此接受高剂量他汀治疗的患者基线骨密度就低于接受低剂量他汀治疗的患者,这样会影响到观察结果。 Cheung等人开展的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增加有关。 另外,Cheung指出,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来诊断骨质疏松也是该奥地利研究的一个重要局限性。 该研究覆盖奥地利所有90岁以下的人群(近800万人),其中35.35万人服用一种他汀至少1年,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其中,11701人诊断骨质疏松,以女士为主(9936人)。 来源:1、Leutner M, Matzhold C, Bellach L, et al.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in statin-treated patients is dose-dependent.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Published Online First: 26 September 20192、Medscape网站
Lp(a)升高,与血栓形成无关!英国近45万人研究
既往研究多项研究表明,脂蛋白(a)[Lp(a)]升高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推测促血栓形成是其致病的机制之一。然而,5月24日在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2022年会发布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表明,Lp(a)升高与血栓栓塞事件毫无关联。中国半数肥胖男士打鼾!阜外医院有研究发现,打鼾者心梗风险增77%
习惯性打鼾不简单,可增加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病风险。近日,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在30~79岁51万余国人研究发现,习惯性打鼾标化报告率为21.2%。在肥胖者中,打鼾者尤其多。男女肥胖人群中,习惯性打鼾率分别高达52.2%和34.2%,体重指数(体重与身高平方比值)每增加1kg/m2,习惯性打鼾的风险增加19%。腰围每增加1cm,习惯性打鼾风险就增加6%。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5:37:18
0000怀疑心梗,应牢记5件事:立即停下休息,呼叫救护车,不可麻痹大意!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1120”有两个含义:一是“有胸痛,要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因为,急性心梗抢救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及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在120分钟内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怀疑发生心梗时要务必记住5件事:1.不可麻痹大意,认为“忍一忍”就可以挨过去;2.保持镇静勿慌乱,不要随便服用“止痛”药物;心脏超声正常的儿童室早仅需密切观察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见到一些孩子因为室性早搏就诊,一些医生把这些孩子还当成心肌炎来治?到底合不合理?新近一项美国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大多数有室性早搏的患儿没有症状,但有小部分患儿在多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出现了左室功能下降。作者认为,即使心脏超声正常,也应定期心脏超声检查,以防不测。庄建等发表广东9年62万活产儿数据:广东先心病发病率百分之一,据此估计我国每年18万先心病新生儿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庄建等发表了广东省先心病注册9年数据,结果表明,2004-2012年间,可能由于检测和诊断技术的改善,先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广东省先心病1年发病率已达11.1/1000活产新生儿。研究者发现,从2004年开始,先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在2010-2012年渐趋稳定(图1)。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1:26:1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