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后短时间房颤(也应引起重视,韩国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来自韩国的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出现房颤的患者长期预后差,即便房颤发作时间很短且已经转为正常窦性心律,未来房颤复发和中风的风险仍显著增加。 该研究纳入25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10.7%在心梗发作后新发房颤,其中84.9%为阵发性房颤(出院前房颤已转为窦性心律),其余15.1%为持续性房颤(住院期间持续存在房颤)。 中位随访7.2年的结果显示,急性心梗住院期间新发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中风发生率最高,分别为48.8%和22%。 急性心梗后新发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中,全因死亡率和中风发生率分别为26.5%和8.3%;而在一直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中,全因死亡率和中风发生率分别为14.7%和4.4%。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一直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相比,急性心梗后新发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出现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97.2%和4.16倍。 急性心梗后新发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中出院后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直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29.1% vs 4.2%)。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支持目前指南对于房颤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建议。对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论何时出现房颤,不管是否转复为窦性心律,都应立即启动包括口服抗凝药在内的抗栓治疗。 如果等随访时再次检测到房颤再启动口服抗凝治疗,就不是预防中风的好策略了,除非患者一直接受动态心动图监测,因为在缺血性中风出现前只有小部分患者检测到房颤复发。 来源:New-onset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creased risk of stroke. BMJ Open, 23 September 2020
近七成心碎综合征有冠脉病变!国际最大规模研究
“心碎综合征”也称Takotsubo综合征、“心尖球形综合征”或“应激性心肌病”。心碎综合征患者的症状虽然有急性胸痛,并出现急性心梗的典型心电图改变,但冠脉正常,因此认为预后良好。近日,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心碎综合征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也存在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超3000类风关患者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40%心血管事件风险
美国风湿病学院的官方期刊《关节炎与风湿病》上发表的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同样可以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而不会有额外的风险。与一般人群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大约高出50%。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预防高危人群的心血管事件,但尚不清楚他汀类药物是否对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患者安全有效。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0:47
0000JAMA发表SPRINT研究最新分析:≥75岁高血压患血压也应降至120mmHg以下
SPRINT研究一项最新分析发现,对于年龄≥7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将至120mmHg以下,可使心血管病事件风险降低三分之一,降低死亡风险四分之一,同时并不增加跌倒的风险。研究没有包括糖尿病和心力衰竭患者,且生活能自理。心血管事件则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和心力衰竭。美研究称,改吸电子烟,中风危险没有降低
人们把电子烟看作是香烟的“健康”替代品,电子烟日益流行。吸烟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根据《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新研究提示,从可燃性香烟改吸电子烟不能降低中风风险,而且吸可燃性烟的年轻人同时使用电子香烟将面临更大的卒中风险。研究发现,吸烟加使用电子烟的年轻人患卒中的几率是只吸可燃性烟的人的近两倍,是不吸烟的人的近三倍。冠心病、中风和慢阻肺是全球居民死亡前三杀手,痴呆症进入死因前十!世卫组织发布全球卫生报告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报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5540万人死亡,74%因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头号杀手,所致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6%。自2000年以来,死亡人数增加最多的也是冠心病,2000年以来死亡人数增加了200多万人,2019年达到89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