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律失常的76岁老年男性(ACC心电图经典病例)
根据这份心电图,您会怎么诊断呢?是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Ⅱ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并早搏?还是心房颤动? 解析 这份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并I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以及房性早搏伴代偿间歇。整份心电图中可见窦性P波(蓝色箭头所指处即为窦性P波,见图2),其后跟随的QRS波群亦清晰可见。 图中可见多发的房性早搏,早博的波群在V1导联更加清晰易见,其中第三个和第七个早搏波埋藏在T波中(图2绿色箭头所指处即为包埋有P’波的T波)。 这些多发的房早没有下传到心室,因为房性早搏下传到房室结的时候正好遇上它的绝对不应期。随后的窦性P波被延迟并形成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后由于房室结传导衰减,因此心电图表现为第一个PR间期短于第二个PR间期(图2黄色箭头所指处,)

图1 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
图2 心电图解析 因此,这份心电图中的PR间期并不是持续延长直至P波脱落。 此外,该图中并无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征象。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是数个心动周期之后会有QRS波群的脱漏,而这份心电图中并未出现这种数个心动周期之后因P波未下传而导致的QRS波脱漏,因此不符合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改变。 这份心电图中未下传的P波就是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这也不是心房颤动,因为有窦性P波。来源:ACC官网
本次入院前患者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并经心脏核素负荷试验评估有明显的心肌缺血。 入院后患者被送去导管室做心导管检查,结果提示三支血管病变,其中左主干远端狭窄99%,左前降支近端狭窄95%,回旋支开口处80%的狭窄,右冠近段70%的狭窄。

这是一例76岁老年男性患者,既往有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因严重的冠脉三支病变收住院。
0000
相关推荐
兰州大学一院学者:急性心梗患者介入后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新指标
临床上有12%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因此而死亡率会增加31.8倍,有无方法更好预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姚亚丽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心梗患者介入后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c)持续降低缓慢(≥100ms)是其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5:42:28
0003锦州医大学者提出中心静脉置管新方法
近期,锦州医科大学郝春燕、张瑜等发表研究称,利用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末端位置的判断,临床效果良好。研究者表示,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时可以根据心电图特征性P波对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无需拍摄X线胸片。阜外医院肾动脉介入治疗经验:肾动脉与主动脉夹角与并发症有关
阜外医院蒋雄京、刘杰等研究提示,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肾动脉开口明显向上和肾下腹主动脉迂曲,均会增加手术的操作难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研究者回顾性分析接受肾动脉介入治疗的单侧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182例。根据肾下腹主动脉与肾动脉开口的不同成角分为3组:即91~120°者20例,61~90°者125例,30~60°者37例。胖子的福音:吃饭时掺点花生餐后血脂降32%
一提血脂高,动脉硬化,就让很多人犯愁。不过近期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带来了好消息:吃饭时来3盎司(约85g)的花生米,有助于降低32%的餐后甘油三酯水平,进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者介绍说,餐后血脂的升高,会促进血管硬化,长此以往就会降低血管弹性,限制血流,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引发心脏疾病。而这项研究显示,吃饭时吃点花生却有助于削弱餐后血脂的升高,从而达到一定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