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医大学者提出中心静脉置管新方法
在PICC 置入过程中若没有出现P 波的改变时,可能提示导管末端不在中心静脉内,需及时在原无菌状态下调整导管。
若调整失败,置管后还需拍摄X 线胸片确定导管位置。
研究者对104 例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置管时利用导丝与心电监护仪RA 导联相连引出腔内心电图,根据P 波特征性变化对PICC 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判断结果再与置管后根据X 线胸片判断的导管末端位置结果进行比较。
操作者可以根据心电监护仪上Ⅱ导联P 波的特征性改变来判断PICC 导管末端的位置。
研究者利用现有的置管材料当场制作简易连接器。本研究中是将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导丝与PICC 导管支撑丝通过肝素帽及生理盐水相连,直接将腔内心电图传递到另一端与导丝相连的RA 电极上,导丝、肝素帽、生理盐水都为无菌用品。
当导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时,P 波振幅增高明显;正常体表心电图中QRS 波较P 波高。
当导管末端由RA 顶部进入心房中部和下部时,P 波振幅开始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负向P 波。
因此,研究者认为,心电判断法可以代替X 线胸片对PICC 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且心电监护与临床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相结合可以使PICC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当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与RA 交界处或RA 顶部时P 波振幅达到最高,与
QRS 波齐平甚至超过QRS 波。
结果显示,心电判断法与X 线胸片判断法的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结果一致率为96.2%,心电判断法的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100%。
来源:张瑜,郝春艳, 王迎春. 心电监护在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09.
当导管末端位于腋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头静脉时,P 波振幅与体表心电图无异;
研究者表示,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时可以根据心电图特征性P波对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无需拍摄X 线胸片。
近期,锦州医科大学郝春燕、张瑜等发表研究称,利用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末端位置的判断,临床效果良好。
吃核桃,可降坏胆固醇!?Circulation随机对照研究
8月30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2年随访结果提示,对于血脂基本正常的健康老年人来说,每天吃1两左右坚果(30~60g,占每日能量的15%左右),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水平。预防心梗的15个细节
心梗一来如山倒,防微杜渐很重要。在平日里,预防心梗要注意以下触发因素:1.缺觉:增2倍心梗风险;2.偏头痛:与心脏病关系密切;3.寒冷:应注意保暖防病;4.空气污染和汽车尾气:心梗发作风险增加;5.饱餐:心脏负担增加;6.大喜大悲:促发心梗;7.剧烈运动或突然大量运动:心梗的重要诱因;8.生气加劳累在1小时内增3倍心梗风险;白大衣高血压也有危险!重庆大坪医院研究称,白大衣高血压与冠脉狭窄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以前认为,“白大衣性高血压”,即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是一种应激反应,属于良性高血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种“白大衣性高血压”可能也是病理状态,也需要干预。近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王旭开教授等发表的一项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提示,“白大衣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狭窄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5:02:21
0000心衰治疗进入“四联”时代!SGLT-2i写入欧洲指南
6月29日,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衰协会举办线上年会,会上公布了最新版ESC心衰指南的部分更新要点。1、收缩性心衰治疗:“金三角”变“新四联”新指南的主要变化在于,对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患者,在“金三角”(ACEI/ARNI、β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基础上,首次加入了钠葡萄糖共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仿制药降压,效果究竟如何?阜外医院张伟丽等揭秘
仿制药是指与品牌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证相同的一种仿制品。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后,其他国家和制药厂即可生产仿制药。目前,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仿制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存在担忧。近日阜外医院张伟丽、惠汝太等发表研究称,鉴于其生物等效性和较低的价格,仿制降压药在改善高血压管理和促进公共卫生利益方面是合适的,成本效益高,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