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症是心梗治疗瓶颈(英国70万心梗研究)
近期,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提示,心梗患者常见的高血压等7种合并症影响了急性心梗的治疗效果。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发现,对于无合并症的心梗患者,遵循指南,给予最佳的治疗的获益最大,使死亡率降低47%。
来源:Yadegarfar ME, Gale CP, Dondo TB, et al. Associationof treatment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urvival for seven commoncomorbidity state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BMC Med. 2020;18(1):231.
其次,合并外周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和慢阻肺的心梗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仅降低15%、11%和10%。
但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40%,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17%。
59.5%的急性心梗患者存在至少一种合并症,包括高血压(48.7%)、糖尿病(19.4%)、塞疾病(14.9%)、脑血管病(8.6%)慢性心力衰竭(5.6%)、慢性肾功能衰竭(5.0%)和外周血管疾病(4.6%)。
研究纳入了英国2003-2013年69多万例急性心梗患者的数据。
而对于合并心衰和脑血管疾病的心梗患者,给予最佳的治疗则未降低死亡率。
遵循指南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规范的管理能显著改善预后,然而急性心梗患者常存在合并症,这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0000
相关推荐
主动脉瓣置换术前,怎样评估?阜外医院吴永健等文章
八成以上主动脉瓣狭窄属于退行性病变。对于这类病变,主动脉瓣膜置换是唯一病因治疗方式,包括外科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但是,瓣膜狭窄也不仅仅是瓣的问题,主动脉瓣狭窄会导致瓣膜本身之外的心脏损害。如何更好掌握患者干预时间和手术策略,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孟真在我刊指出,目前对主动脉狭窄患者术前心脏损害评估重视不够,而心脏本身改变与患者的预后强烈相关。【病例报告】换了降压药后,脸怎么肿了?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朱爱军、姚丹艳等曾遇到这样一位老先生:住院几天后,唇部和脸部就肿胀了。79岁的他,是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住的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7年,一直服用依那普利10mg,1次/d,未规律测血压。脑梗死病史7年,胃窦炎病史多年,未服药。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头孢菌素类致面部浮肿过敏史。宁光等新研究提示,我国有4.5亿人为代谢综合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中国成人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已达33.9%,估计中国有4.5亿人为代谢综合征。之前,该团队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估计超过1亿,已达“警戒级别”。磁共振或许重新定义心衰!正常心肌<80%死亡风险高
心衰,从伴有心衰风险到发展为终末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就此将心衰分为A~D四个阶段。在美国,10年内有多达800万心衰患者,其医疗费用突出在有症状的C阶段和D阶段,但是无症状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能是有症状患者数量的两倍。对于那些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是从A阶段过渡到B阶段的标志。Lancet刊登51例患者随机研究:“治愈”的扩心病患者能否停药?
阜外医院张健等曾发表一项研究称,对于高血压心衰患者,如果给予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可以是三成患者“治愈”。即: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左室明显缩小。但问题是,这些看起来已和正常人类似的患者,能否停药?最近,Lancet一项随机研究仅仅入选了51个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尝试回答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