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换了降压药后,脸怎么肿了)
推测其机制,可能与刺激缓激肽和一氧化氮的生成有关。此外,本患者有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过敏史,也可能与患者的特异体质有关,如可能存在C1 酯酶抑制剂基因缺陷等。
79岁的他,是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住的院。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7年,一直服用依那普利10 mg,1 次/d,未规律测血压。脑梗死病史7 年,胃窦炎病史多年,未服药。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头孢菌素类致面部浮肿过敏史。
入院后,给予其抗感染、改善心肌代谢治疗,降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入院10天后,患者血压一直在160/90 mmHg左右波动,遂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其余治疗不变。
就本例患者而言,发生过敏反应前,饮食规律,也无吸入物及其他物理等刺激,治疗方面也仅加服氨氯地平,而停用后,患者唇面部肿胀消退,因此血管源性水肿“很可能”为氨氯地平所致。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之后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加量,并陆续加用呋噻米、螺内酯,血压控制150/80 mmHg 左右。直至病情稳定出院,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介绍说,血管源性水肿为Ⅰ型变态反应,可由药物、食物、吸入物或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
但当晚,患者右面部突发肿胀,次日右面部及上唇均均质性肿胀,色粉红,无波动感,口内无牙龈肿胀不适,口腔科会诊考虑血管源性水肿,遂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其余治疗不变,2 d 后肿胀自行消退。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朱爱军、姚丹艳等曾遇到这样一位老先生:住院几天后,唇部和脸部就肿胀了。
在ALLHAT 研究的9 048 例受试对象中,仅有3例发生血管源性水肿。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姚丹艳,姜玲海,朱爱军. 苯磺酸氨氯地平致血管源性水肿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97.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苯磺酸氨氯地平这种长效钙拮抗剂广泛用于各类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潮红、疲劳、水肿、眩晕、头痛、腹痛、恶心、心悸和嗜睡,而血管源性水肿罕见。
限时进食能减肥,就是因为少吃!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研究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限时进食(time-restrictedeating),即每天限定时间窗内进食(例如早8点至下午4点),不仅减肥效果良好,而且还有保护心脏、预防癌症、抗抑郁等效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限时进食获益的前提是,要限制总热量摄入,也就是得少吃。JAMA刊发Meta分析:维生素D不能预防心血管病
既往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部分观察性研究也提示,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然而,6月19日JAMA发表的一项覆盖21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给出了否定答案:维生素D并没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补充维生素D与吃安慰剂一样,并不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等。中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建议使用俯卧姿势!欧洲ARDS指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是急诊常见的急重症。近日,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学会更新了2023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实践指南,主要建议有:对于未插管患者:与传统吸氧相比,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可降低插管风险(强建议;证据水平适中)。对于插管患者:与较大潮气量通气相比,使用低潮气量通气(即4~8毫升/公斤体重)可降低死亡率(强建议;证据充分)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3:55:01
0000我国基层基本心血管药物配置率61.5%,低于世卫组织80%要求!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研究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教授等研究发现,我国心血管病8类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平均配备率较低,我国全科医生配比仍有很大缺口。研究还发现,区域间心血管防治健康资源分布不均,表现为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南方优于北方的特点。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2:52:05
0000关爱女性,要特别注意情绪变化!ACC妇女委员会发文
近些年来女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有哪些变化和亮点?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血管病妇女委员会最近梳理了最近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主要研究。文章特别指出,要关注女性心理精神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中抑郁、焦虑、急慢性情绪压力等更为常见。考虑到这些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联系,临床医生还需明确和管理这些因素,作为心血管病预防的一部分。杨进刚阜外2023-09-05 08:42:1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