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武汉学者研究)
分析显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57.5% vs 55.1%);而高血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明显高于非高血压人群(48.8% vs 46.4%)。
该研究还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
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7.75%。
研究者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存在轻度炎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原因。近期,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研究者利用东风-同济队列研究数据,从中纳入17 100名中老年人,所有人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常规查体。
来源: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adults: The Dongfeng‐Tongji cohort. J Clin Hypertens, First published: 20 July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但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传统高血压危险因素无明显相互作用。
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一旦被证实,可能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状态、饮酒状态、体重指数、血脂、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各种潜在混淆因素后,研究者发现,与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相比,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7%,其平均舒张压高0.905 mmHg。
长期用β阻滞剂降压,增心血管风险?!SPRINT研究新分析
3月9日,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的一项基于SPRINT研究的新分析表明,噻嗪类利尿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应用时间较长时,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而β阻滞剂应用时间较长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则明显增加。怎么吃饭,能不能同房,是否可旅游…,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
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协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这是一份非常“贴心”的文件,旨在为医护人员就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出了实用的建议。文件指出,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在长期管理中非常重要,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较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相关。而医护人员在其中的沟通和指导非常重要。经常做饭者更长寿!中国台湾研究
现如今生活节奏快,能在家做饭的人越来越少!多数人喜欢点外卖。然而,近期,一项台湾研究提示常做饭也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常做饭的人会更长寿,死亡风险降低50%。该研究中,43%的人从不做饭;17%的人每周做1-2次饭,有31%的人每周做饭超过5次。研究发现,做饭次数最多的是年轻人、女性、未婚、文化程度低、不饮酒、不吸烟、无咀嚼困难、有配偶、认知正常、每周步行或购物两次以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