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在家测血压(中美相继推出家庭血压测量指导性文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6月22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医学会(AMA)发布了家庭自我血压监测联合政策声明。 该声明指出,家庭自我血压监测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的诊断和管理。 尽管一般认为动态血压监测最好,但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认为,自我血压监测更切实可行,尤其是应用降压药的患者。 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也指出,每个人都应该进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 其实,国际上很多高血压指南都推荐在家里量血压。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在家测血压有助于控制血压
美国声明指出,在家里量血压可用来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以及识别白大衣效应和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还有助于确诊顽固性高血压,发现清晨高血压,观察长期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从性。 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建议,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经3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应进行诊室外血压监测,以明确诊断。 基于随机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提示,在家里量血压可帮着降血压,降幅为2.5~3.8/1.5~1.8 mmHg,提高血压控制率。 在采用远程监测、网络或电话教育、个人咨询等其他干预措施的同时,进行血压自我监测的获益最大,血压降幅可达4.0~6.1/1.5~2.5 mmHg,血压控制率可提高15%~56%。 有坚实的证据表明,在预测靶器官受损和心血管预后时,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的价值甚至超过诊室血压监测。 对于诊室血压升高的人来说,与单纯诊室血压监测或常规治疗相比,在诊室血压监测基础上进行家庭自我血压监测具有费用效益。 美国家中测血压≥130/80诊断高血压 包括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在内,国际上大多数高血压指南建议,在家里量血压时,如果平均血压超过135/85 mmHg,可考虑诊断高血压,而诊室血压中是140/90 mmHg。 由于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将130/80 mmHg作为诊断高血压标准,因此该指南以130/80 mmHg也作为家庭自我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的阈值。 优先选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该声明推荐优先使用经过验证的示波法自我血压监测仪器,并遵从标准的血压监测方法和监测原则。 该声明建议优先选择上臂式自动血压计,当袖带大小不适合上臂或者上臂存在严重淋巴管性水肿等不适合长期使用上臂袖带时,可考虑用腕式电子血压计。 为了获得准确的血压监测结果,在测量血压前首先应排尿,经过5分钟休息后,在安静的房间里、上臂和后背有支撑、两腿放平的情况下舒服地坐着。 上臂袖带放置的位置应与心脏持平,在血压测量过程中不要讲话或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在血压计没有存储血压读数前,不要将血压计给其他人用。 早晚各测两次,最好测7天,不一定要连续测 目前普遍建议,在进行自我血压监测时,每天应测量4次血压,早晚各两次,每次测量间隔1分钟。 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建议,早上应在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物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量血压,晚上在晚饭后、上床睡觉前量血压。在调整降压药物期间,连续自我监测5~7天血压。 美国声明也是建议早晚测量血压。最好测量7天,最少测量3天。 有些指南和科学声明建议去掉第一天的血压监测数据,那最好要测量7天,最少测量4天。 另外,有些指南或科学声明建议连续监测,但不连续监测得到的血压数据可能也是有效的。一旦血压达标,且血压在数月内持续稳定,每周测量1~3天可能就足够了。 2019中国指南建议,血压控制良好者,每周至少测1天血压。 来源:[1]Self-Measure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t Home: A Joint Policy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2 Jun 2020[2]中国高血压联盟《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 2019 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635-639.
我国心血管病终生风险预测模型出炉!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研发,欢迎使用网站及APP评估风险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科学通报》(英文版)杂志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该研究在针对国人的China-PAR10年风险预测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适合于我国中青年(60岁以下)或者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为中低危个体的终生风险(至85岁)预测模型。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0:07:17
0000预防乳腺癌和心血管病:八种手段可“双雕”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就我国女性而言,最多见的就是乳腺癌。这里有个问题:一位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是其生命最大威胁?答案或许并非是乳腺癌,而是心血管病,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乳腺癌和心血管病,听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很有联系。比如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就此就专门发布了一份声明指出,乳腺癌放化疗会产生不同程度近期或远期心脏毒性。也就是说,在治疗乳腺癌过程中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美国全国性注册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仅加快15分钟,就会大幅减少死亡和残疾
据统计,中国现有1300万中风患者,每10万城市和农村脑血管病患者中,分别有126人和158人死亡。对于急性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全国性的回顾性注册登记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显示,中风发病或到达医院至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只要缩短15分钟,就会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大幅减少残疾出现。河北唐山学者发表荟萃分析称,心脑血管病患者用达比加群预防卒中效果较好
河北唐山工人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网络荟萃分析显示,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噻氯匹定、西洛他唑、华法林、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抗栓药物相比,达比加群在预防脑卒中方面疗效和安全性都较高。应对肥胖儿童居全球首位,我国发布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强调不喝含糖饮料
5月19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在北京发布。这一指南恰逢其时,但如何推广还需要切实的手段。我国肥胖儿童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7:05:4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