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学者发表荟萃分析称(心脑血管病患者用达比加群预防卒中效果较好)
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上,达比加群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OR=0.36)、阿司匹林(OR=0.43)、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OR=0.41)。
另外,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依度沙班和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可将死亡风险依次降低52%、60%、73%和48%。
在颅内出血方面,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的风险分别是安慰剂(OR=2.21)、阿哌沙班(OR=2.11)、阿司匹林(OR=1.53)、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OR=1.78)、西洛他唑(OR=4.17)、氯吡格雷(OR=1.85)和达比加群(OR=2.56)治疗时的2.21倍、2.11倍、1.53倍、1.78倍、4.17倍、1.85倍和2.56倍。
河北唐山工人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网络荟萃分析显示,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噻氯匹定、西洛他唑、华法林、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抗栓药物相比,达比加群在预防脑卒中方面疗效和安全性都较高。
分析表明,与安慰剂和依度沙班相比,达比加群治疗下卒中总发生风险分别降低53%和65%;与达比加群相比,依度沙班以及阿司匹林 华法林治疗下脑卒中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84倍和2.42倍(OR分别为2.84和3.42)。
来源:Sun Q, Chang S, Lu S,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3 Types of Interventions for Stroke Prevention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 Network Meta-analysis. Clin Ther. 2017 Jun 10.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这项网络荟萃分析存在较多的局限。比如,缺乏某些抗栓策略的直接证据会导致结果不一致,尤其是华法林与安慰剂和氯吡格雷在不同终点的比较方面。另外,随机对照研究中纳入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非常广泛,既有房颤患者、心肌梗死患者,也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约三成博士研究生精神疾病风险高,女博士尤甚
比利时一项针对3659名博士生的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是其他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2.43倍,是其他高等教育学生的1.85倍。研究者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调查。结果发现,51%的博士生曾在最近几周经历至少2种心理状态不佳的症状,32%的受访者出现了超4种不适症状。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5:30:43
0000中国慢病研究:随机血糖每增加1 mmol/L,冠心病风险增加4%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调查发现,非糖尿病的人群的随机血糖水平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分别增加4%和5%。本研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此外,城市的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病率为4.6%和2.3%,均高于农村(1.7%和1.3%)。50岁前舒张压仅轻度升高,也要警惕!国际11万人研究
10月4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IDACO研究表明,临床在诊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仅舒张压升高、收缩压不高)时,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大庆研究发现心血管风险增加新标志物!Diabetes Care杂志文章
近期,大庆糖尿病研究李光伟、陈燕燕研究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邹忠梅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血脂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棕榈酰鞘磷脂(PSM)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作者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浆代谢异常改变及与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将对糖尿病心血管病风险预测及临床防治策略有重大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1:16:54
0000无锡人民医院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巧”思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羊镇宇、张能等发表研究称,仅采用入院时hs-cTnI水平并不能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使用hs-cTnI动态变化指标,如变化斜率或者相对变化值诊断急性心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入院时hs-cTnI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