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搭桥死亡风险预测有新模型(阜外医院郑哲等发表研究)
新模型使用肌酐清除率而不是SinoSCORE模型中的血肌酐。因为肌酐清除率是肾功能不全的更好指标和死亡率的更好预测因子。
研究者确定了21个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这些数据很容易收集,术前也很容易用。
而且,该风险模型不局限于CABG,也可用于预测联合手术的死亡率。
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分类(肌酐清除率≥50 ml/min至< 80ml/min,<50 ml/min或透析)也可能有助于新模型更好的鉴别能力。
这表明我国CABG患者可能有其自身的特点,新的风险模型可以作为评价中国人群CABG死亡率的较好工具。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与STS风险模型或EuroSCOREⅡ模型不同,体重指数作为一种有用的体重测量方法,被用作候选变量。BMI<18.5 kg/m2纳入风险模型,这表明体重不足或营养不良可能是手术死亡率的潜在预测因素。
研究纳入分析包括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心脏外科登记处87家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013年至2015年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培训(n=31297)和测试样本(n=10432);2016年患者(n=15047)构成验证样本。
来源:Hu Z,et al.An In-hospital Mortality Risk Model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China. Ann Thorac Surg, 2020, 109(4): 1234-1242.
研究者称,SinoSCORE模型使用的是2007-2008年的数据开发的,不能反映当前的情况。

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在训练样本中,其C统计量为0.79分,在测试样本中为0.79分,在验证样本中为0.78分。
经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校正良好(3个样本P>0.05)。
研究者称,风险分层不仅利于手术风险评估和临床决策,而且对于促进临床研究项目、建立基准和改进心脏外科管理也非常重要。
EuroSCORE II模型是心脏外科风险计算的全球标准。与EuroSCORE II模型相比,该新风险模型在该队列中也获得了更好的校准和鉴别结果,
5677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8岁,24.6%是女性。总的住院死亡率是2.1%。
该模型比SinoSCORE模型增加了七个新的风险因素,包括过去21天的心肌梗死,除瓣膜外的联合心脏手术、心绞痛、心脏手术史、PCI史、脑血管意外和女性。
近日,阜外医院郑哲等发表研究称,建立了一个包括21个危险因素,16个独特变量的新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中国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住院死亡率风险。新模型比EuroSCORE Ⅱ和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更准确。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称,心脏骤停院前使用肾上腺素,严重脑损伤风险翻倍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快速除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也应用了50多年了。然而,近年来,肾上腺素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获益不断受到质疑。2011年发表在《复苏》杂志上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提示,与安慰剂相比,肾上腺素尽管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院前自主循环恢复的可能性,但未改善院内生存率。小爬楼,大获益:每天三次,每次三层楼就能改善体能
很多人不活动,借口是没时间。但一项新研究称,即使每天爬几次楼梯,也足以改善心血管和整体健康状况。研究中,一组12名经常久坐不动的年轻参与者每天爬三次楼梯,共三层楼梯,间隔1-4小时。爬楼组每周三次爬楼,持续6周。组由12名年龄匹配的久坐不动者,与往常一样不锻炼。结果表明,爬楼组最大摄氧量明显改观。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3:18
0000四成国人,属于衰弱前期!中国慢病前瞻研究新分析
衰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存在这个问题,预防衰弱还需早日开始。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显示,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失眠、打鼾均与衰弱前期或衰弱相关,而且睡眠问题对衰弱具有累加效应,此外体重问题在其中还起到效应修饰作用。研究提示,体重正常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干预失眠障碍有助于预防衰弱,比在超重肥胖者中干预更加有效,而在超重肥胖者中,干预打鼾问题来预防衰弱的效果,或比体重正常者更有效。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1:16:11
0000国产铁生物可吸收支架,可行、安全、有效!高润霖院士等公布3年结果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是继裸金属支架后心血管治疗领域的第4次技术革命。但第一代聚合物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器械相关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目前,全球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低谷期,但在我国仍比较活跃。近期,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等发表了新型超薄药物涂层铁支架首次人体试验(IBS-FIM研究)的3年结果,初步证实了该类支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