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树林散步也是治疗(奇妙的森林疗法,人类健康与自然的和谐智慧)
图1 五种森林疗法之间的关系
森林健康是以优质的森林环境和绿色森林产品为基础,是指一切增进人们健康、预防、缓解和治疗疾病的活动。森林健康通常是中药和森林中的矿物温泉相结合,以预防疾病和增强心理生理健康。
离原生态越来越远的城市人都想逃离钢筋水泥,向往绿色自然环境。
森林体验是通过感官体验引导人们感知和理解森林与人的关系,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近年来,中国超过30%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生活方式疾病。在循证研究的推动下,人们开始关注绿化环境对生活方式疾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指出,当今我们正在中国发展森林疗法,想利用森林促进健康的功能,改善人类健康。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面临许多挑战。
目前,各学科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得到传播和整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跨学科的科学概念。
快速城市化导致大自然支离破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工作压力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实这是奇妙的森林疗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资源的传统方式。一般来说,人们把森林旅游视为亲近自然的机会,更注重视觉体验。
来源:Zhiyong Zhang,et al.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rest Therapy in China.Healthcare (Basel). 2020, 8(1): 61.
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都支持森林有助于平衡身心和精神的观点。当人们在森林、植物、花卉、城市绿地和天然木质材料中或观赏时,可以获得积极的健康益处。如何更好地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是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有专家戏称,加班眼、鼠标手、短信指、电脑椎、沙发臀、经济舱腿、MP3耳、路怒心……,正在让人短寿!
迄今为止,森林疗法的循证医学研究相对较少,科学证据也不多,基础研究薄弱。对于“什么样的森林环境或什么样的活动可以缓解什么样的健康问题”这一核心问题仍没有答案。
文章指出,森林疗法已经成为一种预防性和替代性的治疗方法,可通过绿色、健康的森林环境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文章强调,森林保健是这五项活动的核心,并且非常注重医生的指导和医学证据(图1)。
近期,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政策与信息研究所的学者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的森林疗法现状。
森林康复和娱乐的中心思想是“优质绿化环境 医疗保健 身心健康”,同时体育、娱乐和郊游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来增进健康。
另外,森林疗法是一项需要合作的多学科研究。由于森林具有保健功能,需要有林业知识的人,更需要医学专业人员来评估森林环境是否有益于人类健康。森林疗法还涉及心理学、管理学和其他学科。
森林保健作为一种预防性治疗手段,其促进健康的作用已被医学研究所证实,森林保健活动是在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森林环境的保健有两个目的:刺激人类的五官,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中医学中,植物和绿化作为促进人体健康的药材或环境有着悠久的传统,来自《黄帝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被广泛应用。
医学研究表明,绿化环境有助于降低血压、脉搏和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应激压力,提高免疫力。
中国的森林治疗包括森林康复和娱乐、森林保健、森林旅游、森林体验和森林健康。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森林环境促进健康。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表明,环境绿化健康有积极影响。当人们在森林或绿地中行走时,大自然帮助我们改善心理状态,让我们感到自由和放松。
旅客筛查只能发现不到半数感染者!美研究称,大部分感染者症状不明显,且潜伏期长
为了限制2019-nCoV在全球的进一步传播,中国各个城市乃至其他国家均实施了入境旅客的筛查。但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发表研究称,新冠病毒感染很难通过旅客筛查有效检测出来,因为大部分感染者表现轻微,症状不明显,并且潜伏期很长。研究者称,任何时候,人群的流动会导致呼吸道病毒的广泛传播,旅客筛查虽然可以减缓传播,但不能有效阻止感染病例的进入。怎样才能幸福?一项85年研究得到的循证依据
怎样才能更幸福,你的答案是什么?很多人会选择财富、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及时行乐等等。对这个问题,哈佛大学在1938年启动了一项研究,并用了85年调查了让人幸福的密码,堪称研究时间最长的幸福研究。结果证实上述说法都不对。多次介入治疗,影响搭桥后左室重构改善!日本研究
日本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若搭桥前多次冠脉介入,会影响患者的长期左心室重构的改善。作者认为,对于复杂的冠状动脉疾病,为了有效改善左室重构,可考虑早期搭桥。研究纳入368例未进行过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以及有2次以上冠脉介入治疗的97例搭桥患者。两组患者经过了倾向评分匹配。研究发现,两组10年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无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9-18 09:56:42
0000【阜外医院危重病例】祸不单行:慢血流、分支闭塞、支架内血栓和对比剂过敏性休克同时发生
医生是一项有挑战的职业,临床上总会遇到不一样的紧急情况。阜外医院杨跃进、李向东等就曾遇到这样一则险象环生的特殊病例。患者为61岁男性,因“间断胸闷7年”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丹麦研究称:心包炎或为恶性肿瘤的预警
丹麦研究者在Circulation上发表研究称,心包炎患者发病3个月内有可能被发现患有恶性肿瘤。研究显示,心包炎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1.5倍,且心包积液患者中的风险更高。数据显示,心包炎患者诊断3个月内发生癌症的绝对风险增加2.7%,主要为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及癌症转移。心包炎患者1年癌症绝对风险可增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