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筛查只能发现不到半数感染者(美研究称,大部分感染者症状不明显,且潜伏期长)
首先,症状筛查取决于感染的自然史: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个体越来越可能出现可检测的症状。
因此,研究者假设最多40%的旅行者会意识到潜在的暴露,并且少数人会诚实地自我报告有暴露风险因素,这导致基于人为询问的筛选方式效果不佳。
为了限制2019-nCoV在全球的进一步传播,中国各个城市乃至其他国家均实施了入境旅客的筛查。
来源:Katelyn M. Gostic, Ana C. R. Gomez, et al. Estimated effectiveness of traveller screening to prevent international 1 spread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medRxiv,preprint first posted online Jan. 30, 2020.
研究者表示,上述两个因素导致旅客筛查无法有效筛查到受感染者,很可能漏掉了大部分的感染者,而筛查到的有发烧等明显症状的感染者仅仅是一小部分。
鉴于此,中国和美国都建议,从疫区回来的民众必须隔离14天。这也是美国在过去 50年来第一次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筛查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许多感染者在潜伏期内都会旅行,在潜伏期内,他们仍然是健康的,可以旅行,但同时最难被发现。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其次,筛查取决于个体是否存在暴露风险因素。对于新冠病毒,到目前为止,针对特定风险因素的证据有限。
但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发表研究称,新冠病毒感染很难通过旅客筛查有效检测出来,因为大部分感染者表现轻微,症状不明显,并且潜伏期很长。
研究者称,影响筛选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研究者称,任何时候,人群的流动会导致呼吸道病毒的广泛传播,旅客筛查虽然可以减缓传播,但不能有效阻止感染病例的进入。
研究者通过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和自然史进行初步估计的筛选数学模型,他们发现,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旅客筛查模式只能检测到不到一半的受感染者。
潜伏期越长,受感染的个体就可能在更长的时间段随意旅行而不会被筛查出来。
年轻时就该降“坏胆固醇”?中美两项最新研究
数项研究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坏”,还在于其累积暴露效应。近期,发表在JACC入选4958位健康年轻人的CARDIA研究,和我刊开滦研究一项入选51407人的分析均提示,得不得心血管病,风险依赖于坏胆固醇累积暴露量,而且暴露时长的年龄愈年轻,心血管病风险愈高。研究提示,坏胆固醇水平干预得早要比干预得晚更受益,而且干预坏胆固醇晚或并不能消除已经累积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5:47:030000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保护口腔健康的10个要点
口腔,是人体健康的重要门户。如果捋一遍相关研究会发现,口腔疾病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社干等发表的研究证实,牙龈卟啉单胞菌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前不久美日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则发现,脑出血与口腔中一种携带名为“CNM”基因的变形链球菌有密切关系。上海疾控中心研究:食物胆固醇与血胆固醇呈线性相关
胆固醇、脂肪,食物中这些成分往往让人想起心血管病。近日,上海疾控中心进行的研究显示,高胆固醇食物吃多了,血脂异常风险就会增加,而女性比男性更为敏感,而饮食脂肪酸与血脂异常无关。研究显示,饮食中胆固醇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是线性相关的。美科学家称,仅吃一杯高脂奶昔,血管就会遭到破坏!
甜甜的奶昔,诱惑了很多人的胃。然而,美国乔治亚医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发现,仅吃一杯高脂、高热量的奶昔,就能迅速促使人体内健康正常的红细胞转变成小的、有刺的细胞,而这种细胞会严重破坏血管。科学家指出,一个健康成年男性吃下一杯由全奶、鲜奶油和冰激凌制成的奶昔(80g脂肪,1000卡路里)后,仅4个小时,其血管舒张功能就会变差,免疫系统犹如正经受一场感染。美研究称,社区周围便利店越多,冠脉钙化风险越高
来自美国的年轻成年人中冠状动脉风险形成(CARDIA)研究结果提示,中年人如果住得便利店很近,未来十年出现冠脉钙化的风险增加,而且便利店越多,风险越高。该研究纳入CARDIA研究中的2706例接受CT评估冠脉钙化的受试者。入选时,9.7%的受试者存在冠脉钙化,十年随访期间,21.1%的受试者出现冠脉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