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越粗(越不易得高血压,上海新华医院研究,腰细也很重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在崇尚“以瘦为美”的当今时代,很多人认为,大腿粗是不美观的。 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腿粗反而是一种比较健康的表现,而大腿较细的人患糖尿病、心血管病以及死亡的风险均增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苏青、杨震等人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超重和肥胖的人中,大腿较粗者出现高血压的风险明显低于腿细者。 分析显示,大腿腿围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均呈负相关,即大腿越粗,上述血压、血脂、血糖指标越低。 相反,大腿越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甘油三酯水平越高。 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态、饮酒量、教育程度、体力活动水平、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体重指数、腰围后,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与大腿腿围处于最低三分位(男士≤51.2 cm,女士≤50.7 cm)者相比,大腿腿围处于最高三分位(男士≥55.3 cm,女士≥54.4 cm)者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了32%和49%。 但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大腿腿围与高血压风险无明显关联。
体重正常、超重、肥胖人群中大腿腿围处于第二(T2)、最高三分位(T3)者相对于大腿腿围处于最低三分位(T1)者的高血压风险 亚组分析表明,大腿粗 腰细更健康。 与大腿细而腰粗的人相比,大腿粗、腰细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最低(降低48%),大腿细且腰细的人风险次之(降幅为31%),大腿粗、腰也粗的人风险也能降低20%。
根据不同大腿腿围(TC)和腰围(WC)中位数分组的亚组人群的高血压风险(vs 大腿细 腰粗者) 研究者指出,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一方面,大腿细的人可能大腿皮下脂肪少,而皮下脂肪少与血脂、血糖代谢异常有关,从而导致血管功能异常,最终引发高血压。 另一方面,大腿细可能提示大腿骨骼肌肉少,后者与高血压和糖尿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作者认为,在评估高血压、心血管病或糖尿病风险时,有必要将大腿腿围纳入常规人体测量中。 该研究一共纳入9520人,其年龄≥40岁。男士和女士的平均大腿腿围分别为53.5 cm和52.6 cm。 无论在体重正常人群还是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大腿腿围均比血压正常者细。 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不论男士还是女士,随着大腿腿围增粗,高血压风险逐渐降低。 在该研究中,超重定义为24 kg/m2≤ 体重指数< 28 kg/m2,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 ≥ 28 kg/m2。 来源:[1]Large thigh circumferenc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blood pressur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individuals: a community-based study. Endocrine Connections, 2020, 9(4): 271–278.[2]Guo-Chong Che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regional body fa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ex. Eur Heart J, DOI:10.1093/eurheartj/ehz391.

芬兰学者在脑血栓中发现口腔细菌DNA
芬兰坦佩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血栓中发现了在口腔中存在的链球菌属的DNA。这进一步表明口腔细菌可能在脑血管疾病中起作用。研究人员对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9%男性,平均年龄67岁)进行血栓抽吸和动脉血检测。阜外医院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验:心肌切除术5年生存率超过90%
我国约有100万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对于合并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者,目前欧美指南均肯定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效果,那么这种治疗手段中远期效果如何?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云虎、李浩杰等对该院过去30年65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中远期疗效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其中年龄>50岁、术前房颤动是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冠心病人运动不足或过度,猝死风险都增高!Circulation子刊研究称:每周2~3次最好
杨进刚阜外2023-09-05 08:56:56
0000心脏超声正常的儿童室早仅需密切观察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见到一些孩子因为室性早搏就诊,一些医生把这些孩子还当成心肌炎来治?到底合不合理?新近一项美国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大多数有室性早搏的患儿没有症状,但有小部分患儿在多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出现了左室功能下降。作者认为,即使心脏超声正常,也应定期心脏超声检查,以防不测。肚子大,增心梗风险!中疾控研究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李剑虹、张剑等进行的显示,无论体重指数是否超标,腹型肥胖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定义为腹型肥胖。研究显示,在考虑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腰围正常,且体重指数<24kg/m2的人相比:体重指数<24kg/m2但肚子大的人,急性心梗发病风险增加85%;体重指数≥24kg/m2,肚子也大,增加56%的急性心梗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