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血小板指标可判断预后(阜外医院袁晋青团队研究)
阜外医院袁晋青研究团队发现,对于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较高提示远期预后较差。 研究显示,两个指标均较高的患者发生心原性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患者。 多因素分析表明,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二者均较高的患者2 年心原性死亡风险是二者均较低患者的3.5倍。 研究者指出,两个指标均较高的患者心原性死亡风险显著升高,可能与血小板活性和聚集增加有关。有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高的患者血小板更新增加,骨髓中巨核细胞生成的新生血小板体积大、反应性增强、且释放增加。 另外,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加可能与血小板更新增加相关。血小板更新增加与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增加相关,导致血小板聚集增加,并导致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不足。 该研究共分析了4 293 例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基线资料分析表明,与二者均低的患者相比,二者均高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者更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肾功能更差,糖化血红蛋白更高,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更低。 来源:蒋萍,宋莹,许晶晶,等.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联合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远期预后的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239-24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0000
相关推荐
中青年高血压,痴呆风险高!广东学者研究
中山大学眼科专家何明光等开展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研究发现,在中青年时期诊断高血压的人,未来出现脑萎缩或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而老年时期才出现的高血压没有这个风险。JACC:NSTEMI伴多支病变一次完全血管重建与分期介入哪个更好?
近日,发表于《JACC》的SMILE试验结果显示,对于存在多支病变的NSTEMI患者,同期PCI的1年预后优于分期PCI。本研究数据显示,同期PCI患者的1年MACCE发生率为13.63%,低于分期PCI患者(23.19%)。我国自主研发人工智能CT-FFR露锋芒!Circulation刊发陈韵岱等研究结果
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在第72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上报告了TARGET研究结果。该研究的全文同步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冠脉临界病变(30%~90%)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现场人工智能CT-FFR检测可行、安全、有效,能够挑选更适合有创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患者。应用新型抗凝药该不该考虑肾功能?Circulation子刊研究
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新型抗凝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近期,Circulation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与华法林相比,由于肾功能下降,新型抗凝药的使用率降低,但新型抗凝药在整个肾功能范围内具有相似或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纳入2010年10月1日至2017年11月29日期间3.5万例新使用新型抗凝药的房颤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1.73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