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人工智能CT(FFR露锋芒,Circulation刊发陈韵岱等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与以心脏负荷检查为主的标准策略相比,现场进行人工智能CT-FFR策略显著减少了90天内需要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比例。
CT-FFR组发现冠脉狭窄(≥70%)的比例为77.7%,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的60.9%。
CT-FFR组12个月的平均总费用(47032±38533)元,低于标准治疗组(51,265±41,462)元,平均低了4233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入选的1216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浙大医学院附二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研究共入选冠脉CT显示30%~90%狭窄的1216例患者,随机接受CT-FFR或标准诊疗。
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在第72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上报告了TARGET研究结果。该研究的全文同步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
作者也表示,据估计,到2017年,中国冠脉CT的数量达到了每年460万次。这项研究有望进一步巩固冠脉CT作为导管室“看门人”的角色。
此外,CT-FFR未能改善症状或生活质量,也未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来源:Yang J, et al. On-Site Computed Tomography-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to Guide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TARGET Randomized Trial. Circulation. 2023 Mar 4.
人工智能较流体力学算法有优势
而研究使用的CT-FFR测量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该算法已被证明在识别血流动力学显著狭窄方面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T-FFR表现相同。而深度学习算法的优点可以现场进行,避免了传输敏感医疗数据,缩短了计算时间,增加了临床医生的参与。
作者表示,该研究是国际上首个评估使用基于人工智能CT-FFR策略管理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费用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在完全随访1年的患者中,两组患者发生包括不稳定心绞痛住院、90天后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的比例没有差别(8.2% vs. 9.2%)。
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冠脉临界病变(30%~90%)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现场人工智能CT-FFR检测可行、安全、有效,能够挑选更适合有创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患者。
作者表示,传统CT-FFR测量需要使用复杂的流场来模拟血管内的血流。但流体力学算法计算过程复杂,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需要一定的硬件配置。流体力学算法的预测精度不会因为数据量的增加而提高。
CT-FFR治疗组共68.7%接受了冠脉造影,而标准治疗组有78.9%接受了冠脉造影。
CT-FFR组有67.8%诊断为心肌缺血(≤0.8),标准治疗组有73.7%负荷试验发现有心肌缺血。
如果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标准诊疗组,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负荷试验,包括运动心电图试验、超声心动图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负荷试验阳性的患者建议接受冠脉造影检查。
被随机到CT-FFR组的患者,使用现场机器学习方法,对所有主要心外膜冠状动脉(≥2.5 mm)计算CT-FFR。如果发现有冠脉的CT-FFR值≤0.8,则转到冠脉造影,如果CT-FFR>0.80,则建议最佳药物治疗。
与标准治疗组相比,CT-FFR组90天内接受冠脉造影发现非阻塞性冠脉疾病或有阻塞性疾病但未干预的比例明显较低(28.3% vs. 46.2%)。主要是由于非阻塞性冠脉疾病的比例较低(20.9% vs. 38.0%)。
CT-FFR组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比例为49.7%,高于标准诊疗组(42.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订阅点击:
瑞典研究称,40岁前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最高
根据瑞典学者在《循环》上发表的最新研究,40岁以下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人比同样年龄的没有糖尿病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或死于心血管疾病,女性的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还发现,对于80岁或以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人与无糖尿病的同龄人相同。过去30-40年间,青年人的肥胖率稳步上升,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2型糖尿病。受伤的总是女人:糖尿病女士患癌症和心梗死亡风险高,抑郁症也为男性3.5倍
有较多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在疾病面前更脆弱。发表在《糖尿病学》上一项对121个队列2000万患者的Meta分析研究显示,得了糖尿病,会增加得癌症风险,而对于女性而言,这种风险则比男性高出6%(27%vs19%).比如白血病、口腔癌、肾癌等糖尿病女性均高于男性,不过肝癌风险比男性低12%。研究者认为,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高可能由于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平均长于男性两年的原因。澳大利亚研究称:41%年轻人后脑勺长“刺”,或因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悄悄地,手机改变了我们。近期,澳大利亚学者对1200张成年人X线片进行的分析发现,很多人由于经常低着脑袋看手机,后脑勺变了:一个叫枕外隆突的部位长出来一根“刺”。这些“刺”有长有短,短的有10毫米长,长的居然有30毫米!一位28岁年轻人与一位58岁老年人的枕外隆突处的“骨刺”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5:50:49
0000呼吸功能恶化是主要死因,心肌损伤有预测作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黄从新等新冠肺炎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4:46:2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