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吸烟(孩子遭殃,JACC弗明汉心脏研究的最新分析称,孩子成年后房颤风险增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包括增加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弗明汉心脏研究的最新分析进一步提示,儿童期被父母二手烟包围的人,成年后发生房颤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校正目前已知的房颤危险因素后,分析显示,父母每天每多吸一包烟,孩子成年后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18%。 而且,父母的吸烟行为对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研究者发现,父母吸烟是子代吸烟的危险因素之一。儿童期父母吸烟的人,自己成年后也吸烟的可能性比父母不吸烟的人增加了34%。 而孩子成年后自己吸烟对父母吸烟与子代房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有所影响,大约17%与子代自己吸烟有关。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提示了儿童期房颤干预的潜在新途径,为避免吸烟和戒烟提供了新证据。 该分析从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子代队列中纳入2816人,这些人在原始队列中至少有父母中的其中1位,其中82%在儿童期吸过父母的二手烟,父母平均每天吸10支烟。 父母每2~4年、孩子每4~8年接受一次评估。吸烟定义为:在每次评估前的一年每天至少吸一支烟。研究者通过医疗记录、心电图和Holter监测结果诊断房颤。 随访40.5年期间,子代队列中14.3%发生房颤。 来源:Christopher A. Groh, et al. Childhood Tobacco Smoke Exposure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hood. J Am Coll Cardiol, 2019, 74, 1665-1666.
0000
相关推荐
JACC刊发心脏医生离婚“感悟”: 做个好医生和挣钱都是“千年老二”
结婚,离婚,感情上的波折,家庭的动荡,很多人可能会面对。据悉,中国人离婚率当前就在飙升。但是离婚事件发生在一位医生身上,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思考,近期JACC就刊发了这样一位医生“痛的感悟”。这位医生结婚12载以来,倍觉甜蜜温馨,谁知某一日,妻子提出要“一别两宽,各自珍重”,一下子僵硬了生活带来的温柔。震惊、痛苦、悲伤、愤怒、绝望和沮丧揉碎了医生的心,离婚官司、孩子搅乱了生活。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9:58
0003"中国最美烟盒"遭批,其他国家烟盒恐怖!FDA建议烟盒使用警告图片
2014年,WHO发布的《中国烟盒健康警示: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报告指出,中国还没有在其健康警示当中引进图片警示内容,而“中国现有纯文字中文健康警示效果很差”。【报告下载】报告说,中国的标识不醒目,警示字体过小;没有采用图形方式,警示为纯文字方式;警示不在烟盒的上部;只使用了三条警示信息;没有提供有关吸烟导致具体疾病的信息;没有提到吸烟的成瘾性;也没有二手烟危害的相关信息;没有提供戒烟建议。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0:26:17
0000阜外医院姚焰和张澍发表文章:临床心电生理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阜外室上速消融辐射量仅相当于常人1年总辐射量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张澍等撰文指出,我国临床心电生理已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文中指出,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早在2008年就倡导低射线电生理技术及三维标测和导航的理念,对于冠状静脉窦放置途径,由采用固定弯电极导管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途径,转为采用可调弯电极的股静脉-下腔静脉途径,不仅大大降低了电生理医生操作中的辐射风险,也减少了上腔静脉途径的各种严重血管穿刺并发症。广东省医谭宁等研究称:术前肺动脉压可预测风心病换瓣后短期死亡
广东省人民医院谭宁等发表研究指出,肺动脉压可预测中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接受二尖瓣置换术后短期死亡。术前肺动脉压>52.5mmHg可作为风险评估的切点值。本研究中,3.8%中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院内死亡。Lancet:五个中国成年男士就有一人死于吸烟
最近《柳叶刀》上一篇关于中国吸烟危害的文章令人震惊。上世纪90年代早期,10%的成年男士(40-79岁)因吸烟致死,而到了2000年之后,这个数字增加了一倍,有20%的成年男士因吸烟而死亡。文章估算,2010年,中国因吸烟死亡的人数为97万。其中男士占84万女士占13万。死因为肺癌、冠心病、中风及其他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