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热身(逐渐增量,有胸痛立即就医,美国安全运动六建议)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Exercise-Related Acut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Potential Deleterious Adaptations Following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Placing the Risks Into Perspective–An Updat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26 Feb 2020.
这些年,运动能让人越活越年轻,越来越健康,众所周知!爱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此外,即使铲雪也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寒冷引起的血管痉挛。铲雪与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斑块破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均有关。
事实上,有时候并不是运动越多越好!
AHA共识指出,运动也存在风险,尤其是剧烈运动!
2 在水平地面上行走6-8周,逐步向爬山、慢跑和/或更剧烈的活动过渡,只要不出现症状。
针对房颤,研究数据明确显示,久坐的老年人患房颤的风险最大。
1 运动前热身,以较慢的速度开始实施运动计划,以逐渐增加心率。
运动健身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该声明给予健康人和合并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的体育活动的安全建议包括:
声明还指出,登山,远足、越野或滑雪也与心脏性猝死风险升高有关。
研究显示,参加剧烈运动后1小时内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2-10倍。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一份科学声明,规律体力活动有利于心血管健康,但突然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有危险。
4 当高湿度或高海拔等环境条件对心脏造成更大压力时,运动强度应降低。
5 运动结束后,以较慢的速度行走一会儿,以便心率恢复正常,从而使身体恢复下来。
如果他们开始进行轻到中度的运动,房颤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然而,如果他们进入较大强调的运动状态,则出现房颤的可能性似乎会增加。
6 如果出现头晕、呼吸急促或胸痛等,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共识指出,总的来说,运动的益处大于风险,成千上万的进行体力活动的人,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总风险降低了50%左右。
但是,目前很多人又陷入了“运动越多越好”的魔咒中!
声明称,突然进行剧烈且不习惯的体力活动会显著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这些活动包括网拍运动、下坡滑雪、马拉松跑步、铁人三项和篮球等高强度体育活动。
另有研究发现,多年的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与冠状动脉钙化高有关,而这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先兆。
3 逐渐增加锻炼时间,从最初的5分钟增加到10分钟,慢慢增加到所需的时间。
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升高血压!Circulation随机研究
非甾体抗炎药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别名扑热息痛)通常被认为是非甾体抗炎药的安全替代品。而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扑热息痛血压会升高,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这项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中,110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天服用扑热息痛(1g/次,4次/天),或服用匹配的安慰剂,治疗2周。频发室早,易发房颤!中国台湾研究
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单中心、回顾性、大规模人群研究提示,室早负荷较高(24小时内≥1000次)的人,容易出现房颤。该研究一共纳入16030名基线无房颤的成年人,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其中12%为室早负荷较高(中至高负荷,24小时内≥1000次)。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0:12:04
0000二甲双胍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阜外医院李光伟等“真实世界”研究
二甲双胍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然而,在中国,二甲双胍的使用率低于磺酰脲类药物,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因为磺酰脲类药物价格低廉,可获得性高。而且伴随着有心血管获益的新型降糖药物的兴起,二甲双胍的一线地位是否岌岌可危?毕竟关于二甲双胍的心血管结局的数据有限。近日,阜外医院李光伟等通过对中国电子健康记录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糖尿病早期应用二甲双胍,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4:30:03
0002喝乌龙茶,在睡觉时还有减肥效果!?日本研究
睡觉的时候就能减肥,听说过吗?根据日本一项研究,喝乌龙茶似乎可以做到这一点。像所有的茶一样,乌龙茶含有咖啡因,它通过增加心率影响能量代谢。研究者在一组健康人中研究喝乌龙茶与服用咖啡因(100mg)对能量和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乌龙茶和纯咖啡因都能使脂肪分解率增加20%左右,而且乌龙茶在人睡觉时仍有效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危重症患者补充维生素D无益
维生素D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危重症患者中尤为常见。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予54万IU的维生素D3可纠正维生素D缺乏,但未能降低死亡率或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