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病变共识出台(外科和介入技术相辅相成,可达到最佳效果)
其次,医师团队技术要更全面,术者大血管外科手术技术和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的操作技巧均要熟练。
Ⅲ型修复术虽仍需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未实质性降低传统开放手术的技术难度和减少创伤,但通过腔内技术操作,可进一步明确和处理经胸直视下难以精确处理的降主动脉及其远端病变。
其中,修复术Ⅰ、Ⅱ、Ⅳ型在主动脉弓病变以外部位,通过相对低风险的头臂动脉旁路手术或升主动脉置换手术,延展或完全重建主动脉锚定区,避免和减少对主动脉弓部解剖和显露操作的创伤及风险。
这部共识由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发布,旨在规范化杂交技术(Hybrid技术)治疗累及弓部的主动脉病变。(PDF原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此外,他指出,我国心血管外科发展并不平衡,特别是主动脉外科普及尤其较差,而共识的发布有助于促进学科健康发展,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在共识发布会上,胡盛寿院士指出,针对老龄化进程以及当前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当前,主动脉病变也会“水涨船高”,共识的发布很有实践意义。
所谓的杂交技术,指同时采用外科和介入手段联合处理病灶,或分别处理不同部位的病灶,二者相辅相成,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其中外科手段并不直接干预病灶,而是作为辅助措施,为介入操作创造便捷可行的路径或条件,最终通过介入手段和器材直接处理病灶,治疗疾病。
首先手术需在专门的杂交手术室进行。这种手术室除了具备外科手术必需条件外,还需腔内介入治疗需要的影像设备和各种血管腔内器材,以便“一站式 ”完成杂交主动脉弓修复术的全部内容。
他表示,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结果,是心血管外科医师最高的追求目标。杂交技术尤其是在治疗复杂、高危主动脉手术都很有前景,不论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还是远期较好转归,都值得期待。
2月21日,《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病变的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杂交技术对硬件和“软件”要求都高。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病变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124-129.
这部共识将目前主流的杂交主动脉弓修复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a 型、Ⅳb 型(图1)。并对不同修复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流程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注册:半数为二尖瓣反流,知晓率不足20%
阜外医院吴永健、齐喜玲发表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注册登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最为多见,仅有不到1/5的患者入院前已知有瓣膜病,约1/3的患者进行有创治疗,有手术指征患者中高危患者占27.01%,未行有创干预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拒绝。中国研究称:控制这六个因素,至2030年可避免260多万人死于慢病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医疗技术和服务提升以及各项全民干预措施逐步实施,中国居民的主要慢性病死亡和期望寿命得到了大幅改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发表研究,预计到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其所造成的死亡占慢病总死亡的52.6%。抢救院外心脏骤停,现场复苏更重要!JAMA研究
近日,JAMA杂志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停搏期间(在恢复自发循环之前开始转运)送医与持续的现场复苏相比,患者的死亡风险较高。因此,现场复苏仍是抢救院外心脏骤停的首选方法,结果不支持在复苏期间将患者从院外心脏骤停运送到医院的做法。该研究中,接受停搏转运的患者生存率为3.8%,接受现场复苏的患者生存率为12.6%。全球肾脏健康地图公布:每10人中约有1人患慢性肾病;但知晓率仅10%
近期,国际肾脏病学会组织全球肾病专家发布了最新全球肾脏健康地图,称全球每10人中约有1人罹患慢性肾病,但知晓率仅为10%。慢性肾病已近“井喷”。整体看来,全球慢性肾病防治存在三大问题。国人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0.8%从全球来看,不同地区慢性肾病患病率有所差异,在高收入国家中沙特阿拉伯和比利时最高达24%。我国之前2012年近5万人调查数据表明,国人慢性肾病患病率为10.8%。杨进刚阜外2023-08-08 08:57:17
0000【ESC 2017】离异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高
此前已有研究人员发现,婚姻可能有益于健康。在近期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幸罹患心脏病的人如果结了婚,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单身的人。该研究显示,有心脏病发作史、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人中,结了婚的人存活的可能性比单身的人依次高14%、16%、14%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