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心电图每周一练,48岁男性因倦怠,气促,心悸入院)
答案解析:
C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F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G A,B,以及E
48岁中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甲减病史,和左心功能不全因倦怠、气促、心悸就诊。入院时ECG检查结果如下图:
此心电图心房节律为房颤。该患者有左室高电压(AVL的R波> 11 mm)伴有继发性不对称T波改变,而不是缺血性T波的改变。图中宽的QRS波形提示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的差异传导。在I、 II 和 III导联的最末一个QRS波型表现为单纯的左前分支阻滞而没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波形的差异性传导在房颤频繁心动周期长短不一的状态下较为常见,这种现象称为阿什曼现象(Ashman's phenomenon)
E 侧壁心肌缺血
D 右束支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是F,即该患者心电图诊断为:心房颤动(A)、左前分支阻滞(C)以及右束支传导阻滞(D)
ACC网站显示美国医生的答案选择情况
来源:Gulamhusein S, Yee R, Ko PT, Klein GJ. Electrocardiographic criteriafor differentiating aberrancy and ventricular extrasystole in chronic atrialfibrillation: Validation by intracardiac recordings. J Electrocardiol, 1985,18:41-50.
B 室性期前收缩


A,C,以及D
A 心房颤动
0002
相关推荐
静息心率轻度增加,也提示死亡风险增加!Meta分析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早在1987年的弗明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全因死亡风险就会增加约9%。之前的大多数研究则使用心率变化>5次/分作为增加的标准。近日,欧洲心脏病预防杂志一项Meta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仅增加2.6次/分,全因死亡率就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心率降低没有导致统计学上显著的“保护性”作用或风险降低。四成二尖瓣脱垂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JACC研究
二尖瓣脱垂常被认为是良性的,关于心律失常性二尖瓣脱垂的定义也不完全明确。近日,JACC发表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二尖瓣脱垂患者心律失常比较常见,但严重心律失常较少见,其可能与二尖瓣环分离、小叶冗长、复极异常相关,且二尖瓣脱垂患者长期伴有心律失常可增加死亡风险。心梗患者练瑜伽可帮助心脏康复!JACC发表印度多中心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03 10:00:08
0000中美合作研究:只要有颈动脉斑块,或许都应吃他汀
“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可预测未来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阳丰等研究者认为,最大斑块面积的变化趋势可作为临床上风险评估和疗效评价的工具。研究发现,与没有斑块的人相比,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斑块进展组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显著升高(风险比依次为3.5、5.7、6.2和7.3)。开滦研究万人随访7年余结果:超重的男士死亡风险最低?
一个人过瘦过胖都不好,那么让体重保持在什么度比较好?近日来自开滦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显示,男士体重指数(BMI)在超重范围内,即24~28kg/m2之间,全因死亡风险最低;对于女士,适宜的痩,则全因死亡风险低。BMI就是体重与身高平方之比。该研究显示,BMI和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即使在校正年龄、血脂水平、吸烟饮酒史、体力活动、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卒中等因素后,依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