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质控中心项目进展报告(建立多套质控标准,评价真实世界情况)
CCC项目按地区以及经济分层入选全国150 家三级医院以及42 家二级医院,提供全国房颤非介入治疗基本情况。房颤质控工作组在我国七个大区分别选取1-3 家区域中心医院,共17 家区域中心医院进行房颤介入治疗现场调查,对介入操作进行质量分析。
此外,工作组还建立多种模式的心外介入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其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经外科途径心血管疾病介入技术培训基地”于2016年3月正式揭牌,面向全国培养新型复合型心血管疾病专科医生。首批学员已经全部通过培训考核并顺利毕业。
房颤质控数据来源于国家医院质量监测系统、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CCC 项目)以及对部分医疗单位开展现场调查。医院质量监测系统提取全国房颤患者的基本情况。
目前,已建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先心病外科手术四套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并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质控工作。
为了加强冠心病诊治质量,2018年1月23日,冠心病专家工作组会议讨论形成中国急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质量评价指标集,并撰写《中国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共识》。
目前,已完成高血压专科培训统一课程,完成高血压质控指标细化。其中专业质控共计8大指标,基层指标共计9大指标。已在云贵两省部分地区试点,
工作组根据质控指标,进行现有指标和调查表更新,提交卫生健康委进行电子化平台建设,建立数据管理和使用方法初稿。
心外科工作组基于中国心脏外科注册登记系统(CCSR)框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心外科医疗质量改进和提升的质量改善行动,通过专题培训会议、移动终端检查清单提醒、质量反馈等一系列干预措施促进了我国整体心脏外科单位医疗质量。
工作组还逐渐扩大心外介入病例注册登记系统,并定期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报质控情况。心外介入诊疗技术注册登记自2013年开始,CCSR 数据库平台登记医院数量已增至45家医院,登记病例数超万例,基本涵盖了国内该领域的重点医院病例情况。
建立了心肌梗死质控填报网站,7 月5 日已正式上线。截至2018 年7 月25 日下午4 时,17省市117 个各级医疗单位注册(三级:83个;二级:34个),112 家医疗单位填报了3655 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
质控数据库于2018年3月开始筹建,经过设计、测试、试运行,5 月正式上线运行;截止到7月26日,共开通账户(纳入质控)医院281 家。
重庆、甘肃、内蒙古、湖南等十余个省份。
每年5月左右定期召开心外介入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及技术培训会议。在培训基地招收1年制学员的基础上,开展多途径培训方式,比如完善周末小班培训制度,利用新媒体传播作用在微创介入俱乐部微信内每月进行典型病例讨论和月总结,提高对复杂外科介入病例治疗经验。
有学者曾用“一个国家、四个世界”来描述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状态,而这最终也影响了医疗质量的均一性。低质量卫生服务,是阻碍民众健康改善的“绊脚石”。
建立多中心主动脉数据库,综合评价全腔内(TEVAR/EVAR)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收集20 余省份,近百家医院主动脉疾病诊疗数据,为下半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安全白皮书发布打下基础。下一步工作将起草、修订或审定血管外科领域有关技术规范或技术指南,并协助NCCQI 开展全国质控工作。
专门成立了专家学术委员会,韩雅玲院士任主任委员;杨跃进、蒋立新、张抒扬、陈绍良等教授任副主任委员。
当前工作重点是建立国家心力衰竭数据平台,在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中心的指导下实施心力衰竭的质量控制。
2018 年,工作组继续扩大CCSR 注册登记规模和质控覆盖范围,全面纳入各类水平和规模的心外科诊疗单位,获得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真实世界数据。
高血压质控:建立医联体,细化质控标准
基于此,2017 年,阜外医院受国家卫计委委托,成立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承担和开展心血管病质控工作。
下一步工作计划包括联合上述各医联体医院,脚踏实地落实质控数据库填报工作;在各地区建立质量考核工作组,进行质量考核工作;对各质控单位根据数据填报的数量及质量进行评优,评选出CEO 示范中心及CEO 成员单位进行挂牌,充分调动各医院优质完成质控工作的积极性。
并在向其他省市推广。
心力衰竭工作组:以医联体为基础,构建质控评价体系
质控中心逐渐建立和完善心血管病质控体系,在全国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建立了心血管病心外科、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血管外科6 个质控工作组,科学拟定我国心血管病专业各病种/ 技术质控标准和工作计划。
高血压质控组计划结合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工作,逐步推进高血压质控工作,努力开展同质化培训,加快各地高血压专科建设,提高高血压专科质量。
房颤质控: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全国近200家医院诊疗现状
地市级中心启动建设和培训工作在积极推进中,部分地区已深入到区县、社区。
血管外科质控:以多中心主动脉数据库为基础优化规范技术
心外科工作组:建立四套质量标准,依托CCSR,获得全国真实数据
“经外科途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专家工作组”自2012年12月成立,已组建了新一届国家心血管病心外介入专业质控专家委员会并制定、颁布了系列技术规范,比如发布《常见心血管疾病经外科途径进行介入诊疗的专家共识》、制定《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介入技术中国专家共识》。
目前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已覆盖河南、山西、云南、湖北、江苏、北京、
截止到2018年7月24日,全国36 家省级(副省级)中心已经成立30 家。预计9月份可完成完成全国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的全部省级中心启动建设和培训工作。
房颤患者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有6 个一级评价指标,15 个二级评价指标。17 家区域中心医院2017 年共行房颤射频术9039例,冷冻消融1761 例,左心耳封堵447例。
召开两次质控工作会议,形成TEVAR、EVAR 手术质控指标体系,发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国专家共识》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国专家共识》。
依托注册数据库和质控中心数据平台,逐步扩大报告覆盖范围和内容,完善报告反馈体系;通过质控报告和纠偏,锁定心外科核心质量问题,设计、验证并推广质量干预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国心外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冠心病质控:建立评价体系,117 家医院上报数据
国家心血管专业质控中心心力衰竭质控专家工作组于2018 年1 月成立,以形成医联体为基础,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进行专业质控,形成心力衰竭质控评价体系。
国家医疗质控中心将对登记数据进行分析,为各省质控机构提供各类技术的手术量、并发症、死亡率、各亚组情况等宏观质量指标,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交每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同时对集中出现的并发症及质控工作问题进行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修订技术规范及管理规范。
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低,总体安全有效。但血栓栓塞以及出血风险评估记录亟待加强,抗凝比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左心耳封堵术存在一定程度超适应证使用,院间医疗质量差异较大。
心外介入质控:发布系列技术规范,培养复合型医生,完善登记系统
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中国专家共识:反杓型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晨峰血压增高如何处理一网打尽
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更好解决?请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制订的《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昼夜节律异常的处理非杓型患者:1.首先通过家庭自测血压或24h动态血压摸索血压规律。2.晚间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30min左右)有助于纠正血压节律异常。中国心脏移植年度报告:我国年心脏移植数不足300例
在中国心脏大会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院士报告了中国心脏移植情况。截至2014年6月,中国内陆心脏移植注册登记1291例(图1)。2013年全国完成心脏移植共232例。46个有资质的中心其中35家上报过手术量。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1:11:350000做手工可让老年人死亡风险降低30%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纳入4000名超过60岁的老年人、历时12年的研究显示,老年人做手工或园艺等很有生活情趣的活动,可使死亡风险降低30%,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降低27%。研究者发现,那些经常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平时保持活力十足的人,即使平常不锻炼,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比平时活动少的人低得多。即使是那些退休后跑马拉松的人,患病的风险也不比从事园艺的人低。阜外医院蔡军、娄莹:2020高血压领域十大进展与展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席卷全球。饶是如此,全球医务工作者在抗疫的同时,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回顾2020年,在高血压学科领域,有哪些进展亮眼,在未来又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期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蔡军、娄莹两位教授对此进行了介绍。1.COVID-19与高血压:新冠肺炎患者勿随意停用ACEI/ARB类降压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9-13 09:57:000000饮酒增加中风风险!Circulation子刊基因研究
近日,Circulation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饮酒显著增加卒中、房颤、外周动脉疾病风险。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使用孟德尔随机化预测饮酒对8种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据研究者称,这是首次应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饮酒和几种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多达9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用作分析饮酒的变量,随访了50万英国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