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病毒抗体在体内存在可超过12年(广州学者发现,使用激素者或抑制抗体形成)
研究者称,还不清楚持续存在的IgG抗体是否具有中和病毒的活性以及是否能针对SARS-CoV和其他类似冠状病毒提供完全保护作用,但基于以往的研究,预测IgG抗体的存在至少可以提供部分保护,防止冠状病毒感染。
在病毒或细菌等病原感染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物质来抵抗这些病原,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抗体。抗体可以和病原结合,从而让其无法感染人体正常细胞。
研究还发现,感染SARS-CoV时,接受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和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的患者的IgG滴度低于未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
研究者以SARS冠状病毒全病毒和重组核衣壳蛋白为诊断抗原,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G抗体。
但2003年后,两类患者无差异,提示皮质类固醇可能抑制早期SARS-CoV-IgG抗体的产生。
来源: Xiaoqin Guo, et al. Long-Term Persistence of IgG Antibodies in SARS-CoV Infected Healthcare Workers. medRxiv,doi:10.1101/2020. 02.12. 20021386.
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者体内的抗SARS-CoV-IgG抗体可持续存在12年以上。
研究者于2003-2015年对34例SARS-CoV感染者每年采集血清样本,并在2015年纳入40名非感染医护人员,采集其血清样本。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数据显示,IgG滴度在2004年达到峰值,从2004-2006年迅速下降,然后继续以较慢的速度下降。
直到2015年,SARS-CoV感染医护人员的IgG滴度仍处于高于无感染者。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中心学者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广州市2002-2003年SARS爆发期间34名感染SARS-CoV的医护人员进行了13年随访,发现抗SARS-CoV的IgG抗体可持续存在12年以上。
美国高血压教育月:AHA指出七种测血压“小毛病”
判断血压是否正常,就是靠量血压,但是一样的伸胳膊、卷袖子就都量得准确?五月,是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月,就此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出了血压测量中常常存在的“小毛病”,而这些都会让测量的血压失真。1.憋尿时量血压:人有三急,这一急会让血压增加10~15mmHg。所以测血压前,务必去个卫生间。2.坐着量血压时,背部不靠椅背,双脚不平放在地板或脚凳上:全球大脑健康委员会:买保健品补脑是种浪费,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正解
常常,很多人回家看看时,行李包中或许就有给父母买的大脑保健品。可怜天下子女心,钱可能打水漂了。全球大脑健康委员会(GCBH)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那些声称可以增强记忆力或认知能力的补品没什么用,也就是说可能无效也不必要。“人们常常把钱浪费在可能只有短暂安慰剂效应的各种保健品上。”报告撰写者之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GarySmall教授指出。中国心衰流调数据15年后更新!患病率增44%,预计1370万成年人患心衰
近期,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王增武教授等发表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35居民中,加权后心衰患病率为1.3%,即大约1370万人患心衰。研究者指出,上一次我国全国性的心衰流行病学调查是2000年。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35~74岁的人群中,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为0.9%,男士和女士中心衰患病率分别为0.7%和1.0%。高润霖院士等得出的是,心衰患病率较15年前的调查结果增加了44%。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报告:每年400万人因心血管病死亡,冠心病死亡增幅最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在本刊发表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报告。【全文下载】报告描述了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及10类主要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近400万人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居民死亡总数为967.0万,其中心血管病397.5万,占比41.1%,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