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分布并非北高南低(高润霖,王增武团队研究有新发现)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至于纬度,研究者发现,高血压风险增加与仅居住在北纬20°~25°有关。这与云南和福建部分地区高血压较高患病率相一致。
注:标化患病率在3.25%~42.11%,深蓝色为最低,深红色为最高
基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发现,高血压高流行区从东南部分地区延伸至中国的北方和东北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包括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以及西藏、云南的小片地区、江苏沿海等。
特别强调的是,研究者针对个体暴露因素,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种族、地区、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和家族史进行了调整。
这项研究从不同经纬度和海拔宏观分析了全国高血压的流行状况,结果发现了鲜明的高血压高流行区域和低流行区域,刷新了既往高血压南北分布的认知:
研究者还表示,高血压高流行区还与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结果以及PM2.5空间分布结果相一致。
新近发表的由高润霖院士牵头的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分析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高血压低流行区从西北延伸到东南,包括新疆、甘肃、青海、重庆、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广西、海南,西藏和四川大部分地区及广东的部分地区。
研究者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环境污染指标和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
高血压的流行,仅是北方高、南方低?
进一步分析发现,处于东经90°~100°、100°~110°、110°~120°、120°~130°以及高于130°的人群,高血压风险分别是不到东经80°人群的2.08倍、2.21倍、2.54倍、2.59倍和2.81倍,而且在东经90°~130°及以上,人群高血压风险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显示,研究中31个省级行政区研究对象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大致满足正态分布,而且标化患病率在东经90°~130°及以上,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并未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来源: Pei L, Wu J, Wang Z, et al.Geographic variations and potential macro-environmental exposure of hypertension: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J Hypertens. 2020 Jan 27.
这项研究共分析了中国高血压调查2012~2015年间来自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有代表性的444375位成人的数据。

图1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克里格插值图
超过50万人、随访10年研究称,即使每天8杯咖啡也有好处,什么咖啡都有获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适量喝咖啡对身体有益,包括降低死亡风险。对于咖啡爱好者来说,近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子刊(JAMAInternalMedicine)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结果无疑是又一个好消息。如何预防早发冠心病?JACC综述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JACC发表文章指出,大多数早发冠心病患者在发病前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年轻人,想要预防早发冠心病,必须早期干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原发性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或伴糖尿病危险因素和多种主要或加强风险因素者,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文章指出,吸烟是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戒烟的好处巨大,特别是在年轻时戒烟。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6:45:13
0000血糖正常偏高,还不到糖尿病前期时,心血管风险已增加!英国研究
在目前的指南中,针对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主要是降糖和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缺乏基于证据的心血管病和肾病风险降低策略。5月17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人群患心血管病、慢性肾脏病、心衰的风险已经显著高于血糖正常人群。而且,即便尚处于正常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人中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也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较低者。阜外研究:一样的肥厚型心肌病,不一样的临床结局
肥厚型心肌病的肥厚,发生在室间隔和心尖部,二者哪个预后好?阜外医院樊朝美、张健、闫丽荣等研究表明,排除年龄、性别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等混杂因素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较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好。研究显示,肥厚在室间隔的患者,有14%左心室室壁厚度≥30mm,而肥厚在心尖部者显著较低为3.7%。杨进刚阜外2023-08-24 17:30:40
0000阜外研究:甲状腺功能影响心脏移植患者预后
阜外医院唐熠达、张璇等发表研究称,终末期心衰行心脏移植患者的最佳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应该进一步调整,原有的TSH正常范围对于这类患者并不适用。近远期预后最好的适宜TSH的正常范围可能更窄。本研究中,研究者将TSH的正常范围的上限下调至2.50mIU/L。数据显示,TSH0.55~2.5mIU/L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最少,TSH>2.50mIU/L患者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