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疲劳和情绪不稳定者要小心(美国研究称,心梗和房颤风险增加)
您是否相信自己已经走投无路?(D)
您是否有像以往那样无法应付日常问题的感觉?(F)
15.
7.
您是否不容易专注?(F)
研究者分析,倦怠综合征与炎症反应增加有关,也增加了身体的应激反应,对身体很不利。
18.
2.
我一如既往地喜欢做爱。(F)
您有时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活力?(F)
4.
1、Parveen K Garg, et al. Associations of anger, vital exhaustion, anti-depressant use, and poor social ties with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Eur J Prev Cardiol, First Published January 13, 2020.
您最近是否比以前更加无精打采?(F)
最近有没有绝望的感觉?(D)
5.
您是否有倦怠综合征呢?也答一下这个问卷吧。
你经常感到疲倦吗?(F)
据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研究)最新发现,经常感到过度疲劳、情绪低落和易怒的人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心血管病事件的风险也增加。
21.
3.
9.
这项分析调查了11000多名受试者,均接受了VEQ评分,无房颤。近25年的随访中,共发生2220例房颤。
6.
这些天,您是否感觉自己已不再需要什么?(F)
有这些症状的的人患的是倦怠综合征,通常是由工作或家庭事务带来的长期而巨大压力引起的过度疲劳。可用问卷对倦怠综合征进行诊断。
你想有时死吗?(D)
19.
2、Williams JE, Mosley TH Jr, Kop WJ, Couper DJ, Welch VL, Rosamond WD. Vital exhaus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from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 Am J Cardiol. 2010;105(12):1661–1665.
17.
您是否在夜间反复起床?(D)
1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
来源:
您经常有入睡困难吗?(D)
我感觉很好 (F)
你总感觉乏力吗?(F)
您是否想放弃尝试?
之前该研究组还发现,有倦怠综合征的居民,发生心梗和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11.
10.
你有时候想哭吗?(D)
您是否感到疲惫和疲劳?(F)
注意:对问卷的答复编码为:是= 2;不知道= 1;否=0。问题9和14两项被反向编码(是= 0;不知道= 1;否= 2)。最后求总和,范围从0到42,较高的分数代表倦怠程度高。F代表疲劳程度,D代表抑郁症状
12.
与一年前相比,是否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解决问题?(F)
16.
14.
8.
最近有什么小事比以前更容易被激怒吗?
20.
你感到沮丧吗?(D)
研究发现,倦怠综合征者的房颤发生风险增加20%。
您是否觉得自己最近没有做很多事情?(F)
让LDL-C低于婴儿水平,安全吗?FOURIER-OLE新分析
FOURIER研究显示,在40~85岁高危心血管患者群中,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极低甚至接近婴儿出生时的水平,不仅可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良好。脐带血及新生儿的LDL-C水平约为30mg/dl(0.77mmol/L),LDL-C降低到比新生儿还低的水平,是否安全呢?≥70岁老人,每天应至少锻炼20分钟!意大利研究
一项意大利研究称,在70岁时每天至少锻炼20分钟,可以降低日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人员称,这种影响在男性中最为显著,在75岁、80岁和85岁时减轻。研究纳入2754名年龄至少65岁的参与者,平均年龄75岁,60%为女性。分析了每天锻炼至少20分钟对心血管,包括缺血性心血管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参加体力活动的人相比,体力活动的人患的冠心病和心衰发病率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8:05:56
0000哪些房颤病人易发生重度三尖瓣反流?阜外医院丁立刚、姚焰等研究
阜外医院丁立刚、姚焰等报告,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来说,老年、女性、持续性房颤、右心房大是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研究者强调,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房颤患者预后差,因此,对于上述四类房颤患者,临床应重视随访及早期干预。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房颤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持续性房颤、右心房左右径增大均与重度三尖瓣反流独立相关。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李静与哈佛大学学者刊发述评,“三管齐下”遏制中国冠心病快速增加态势
冠心病的快速蔓延,已成国人燃眉之急。近期,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啸飞等在《欧洲心脏杂志》质量评价和预后评估子刊发文称,2004-2010年,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年增长率为4.8%,农村地区、男性、老年人增速更快。中国冠心病防治任务艰巨,打好这场“硬仗”,对中国和全球很多国家都很有意义。近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李静和哈佛大学NicholasS.Downing两位教授针对该研究撰写了社论。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4:15:43
0000拒绝手术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差!阜外医院吴永健等研究
阜外医院吴永健等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大约五分之一的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患者没有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此外,研究还发现,手术风险是医生在作出治疗决定的首要考虑因素,LVEF降低和EuroSCOREⅡ评分高与医生选择不干预密切相关。而高龄不再是医生决定手术干预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未接受外科治疗的老年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比例为22.1%,较以往的数据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