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从辅助手段(到至关重要的一环,搭桥患者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发布)
共识首次针对搭桥后常见并发症如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提供相应的康复方案,如术后出现心房颤动的患者,可进行轻中强度的运动,目标运动强度分别在峰值摄氧量的20%~40% 和40% ~60%。
目前搭桥中使用的桥血管可分为静脉桥和动脉桥两种。当选取的桥血管不同,康复重点也有所区别。
参考美国心肺康复学会国际通用评估方法,根据症状和心脏功能将参与运动训练的患者分为低、中、高危,并提供适合每位患者的个体化训练方案,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借鉴。
共识明确指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术后患者都应该进行Ⅱ期心脏康复。
共识同样强调了搭桥后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的重要性,并对目前有充分循证证据的二级预防用药进行归纳梳理,制定出搭桥患者术后药物依从性管理方法。
如选择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时,术后早期应避免上肢的剧烈活动。
首次对搭桥后有并发症及合并症患者提出建议
对于术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通常建议进行大肌群有节奏的有氧运动,同时建议评估患者当前的症状、运动能力指标以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患者可变参数情况,从而为患者选择适宜运动强度提供重要参考,降低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此外,共识针对搭桥后合并肥胖、肾脏疾病的患者也提供了不同的运动处方和康复建议。
当患者下肢取血管过膝者要注意避免膝关节过度屈伸。
特别是基于我国人群的特点,明确搭桥后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和控制的具体目标。
选择桡动脉作为桥血管时,术后早期应避免上肢的剧烈活动,尤其是前臂的大强度抗阻运动,可通过手指屈伸、腕屈伸、前臂旋前旋后等动作避免上肢肿胀及并发症。
共识强调了Ⅰ期心脏康复出院宣教的重要性,虽然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核心环节,但通过健康教育和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心脏康复效果。
共识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应从搭桥围术期阶段即开展Ⅰ期心脏康复术前评估、预康复、营养、吸烟和酒精摄入的筛查和评估。
本共识特别强调了术前营养评估的重要性,建议对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 g/dl 的患者,术前可给予7~10 d 的强化营养治疗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来源:
Ⅱ期心脏康复: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他认为,在未来的心脏病诊疗中,诊疗理念的革新,将会使心脏康复的地位从辅助诊疗手段,提高到整个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胡盛寿院士指出,本共识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搭桥后Ⅰ期和Ⅱ期心脏康复管理的专家共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对开展我国搭桥后心脏康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共识首次提出门诊康复期对患者进行风险因素、临床情况和运动风险的评估。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中国循环杂志,2020,35:4-15.
术后Ⅰ期心脏康复:从围术期开始
近期,阜外医院冯雪等牵头发布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后心脏康复专家共识》,提供了全程化康复服务干预,涵盖了搭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包括运动康复、营养支持、呼吸锻炼、疼痛管理、二级预防用药、心理疏导、睡眠管理、戒烟指导等。
可进行手指屈伸、腕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肘屈伸等动作,避免长期制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共识参考美国心肺康复学会国际通用评估方法,从入住ICU 病房开始对患者肌力、呼吸状况、疼痛、睡眠、心理、营养等方面评估患者情况,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早期活动,为选择适宜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2] 胡盛寿.积极推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脏康复.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1-3.
例如选择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患者,术后应及时抬高取血管的下肢,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力治疗方式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戴弹力袜以及间歇性气压治疗等。
不同搭桥方案给予不同的康复策略
中国50万人调查称,喝茶降低冠心病风险;但也有研究提示喝茶增加心梗风险
ChinaKadoorieBiobank(CKB)研究对来自中国10个地区的近50万例受试者进行平均7年随访,证实相比从不饮茶,每天饮茶能降低8%的冠心病风险8%,降低严重10%的冠脉事件。研究中,喝茶超过30年、郊区人群、正常体重,没有糖尿病的人获益最大。哈佛研究称: TCT大会期间,美国心梗患者死亡率较低,尤其是NSTEMI
近日哈佛医学院学者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期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天死亡率较低,尤其是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死亡率有差别。TCT是世界上最大的心血管介入会议,每年有全球100多个国家上万名医生参加。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6:32:130000英国43万人随访6.5年研究发现,晚睡晚起也增死亡风险,熬夜者易患5种疾病
一项英国纳入43万人的前瞻性队列超过6.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与早睡早起的人相比,晚睡晚起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而且,常熬夜的人比常早起的人更易患糖尿病、心理、神经、呼吸和胃肠方面的疾病。研究人员称,这是首项观察熬夜与死亡关系的大型前瞻性人群研究。该分析纳入433268例年龄在33~72岁受试者。老年人常吃安眠药,痴呆症风险增加!美研究显示
很多老年人睡不着会吃点镇静安眠药,安眠药也是老年人常用处方药之一。但美国加州一项研究显示,经常服用安眠药物或会增加老年痴呆症风险。研究显示,与经常不服用或很少服用安眠药物的老人相比,经常服用者在未来15年痴呆症风险升高43%。研究者指出,虽然不明白这种关联背后的机制,但这提醒临床医生在给痴呆症高危人群开安眠药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