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析称(没心血管病的人不该吃阿司匹林,或因他汀广泛应用抵消其益处)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然而,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质疑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近期,又有研究甚至直接得出结论称,“对于没有心血管病的人,不建议应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因为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没有净获益。 总体上,用于一级预防时,阿司匹林尽管可以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中风)风险,但同时显著增加大出血尤其脑出血风险,且在全因死亡、癌症死亡、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方面无明显获益。 研究者认为,“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和人群癌症筛查,可能改变了阿司匹林的获益/风险比。” 也就是说,如果已服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可能就不再能降低心脏病发生风险了。 研究者首先对于1978~2002年纳入受试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包括一项包含6项研究和95 456例患者、评估血管事件和出血预后的Meta分析,以及一项包含8项研究和25570例患者、评估癌症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 研究者发现,与用安慰剂者相比,在服用阿司匹林至少5年的人群中,癌症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均下降了21%,但心血管死亡或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并没有降低,与此同时,大出血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了48%。 这些研究大部分是于2000前年在欧美开展的。2000年以后,降胆固醇药物得以普遍应用,同时高血压管理、烟草控制、结直肠癌筛查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因此,研究者又将近年来开展的四项大规模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进行了分析,包括ASPREE研究、ARRIVE研究、ASCEND研究、JPPP研究,一共纳入60 604人。 结果显示,在用于一级预防时,阿司匹林未能降低死亡风险,而大出血风险增加了37%。 与2000年前的研究不同的是,在最新研究中,阿司匹林并没有降低癌症死亡风险(RR=1.11),而且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也没有减少。 分析显示,如果服用阿司匹林长达5年,每1200人中能预防4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3例缺血性中风,但同时会增加3例脑出血和8例大出血事件。 来源:Frank Moriarty, et al. A comparison of contemporary versus older studies of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Family Practice, Published: 21 November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中年缺铁,易患冠心病?德国研究
缺铁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而近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心力衰竭子刊的一项德国研究发现,如果中年缺铁,会增加十年后冠心病及死亡风险。这项研究的缺铁定义为两种:功能性缺铁和绝对缺铁,前者定义为储存铁(铁蛋白)和循环铁(转铁蛋白)的缺乏,后者定义为储存铁(铁蛋白)的缺乏。研究显示,与无功能性缺铁者相比,存在功能性缺铁增加24%的冠心病风险,26%的心血管死亡风险,12%的全因死亡风险。<12岁儿童,每天该吃5顿饭!?欧洲儿童肥胖预防立场文件
5月1日,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会(ESPGHAN)发表立场文件,指出了饮食因素、进食习惯、生活方式在儿童肥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儿童期肥胖的预防作出了推荐。该文件强调,父母的饮食行为是儿童期肥胖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形成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整合多个成分的方法来预防。2岁以内1、母乳喂养可预防儿童期超重和肥胖,配方奶喂养则会改变婴儿的身体组分。美公布他汀一级预防共识: 建议用低中强度他汀,需符合“40~75岁≥1项危险因素10年风险≥10%”要求
新近,美国预防工作组(USPSTF)正式发表了他汀用于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专家共识声明。该共识主要推荐建议如下:对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符合以下3项条件者需接受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与死亡:(1)年龄40~75岁;(2)具有1项或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吸烟);(3)计算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10%。一家三口有房缺!山西学者摸藤发现先心病新突变位点
先心病的发生与环境、遗传等多因素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先心病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b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TBX20是T-box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属于TBX1亚家族,对心脏形态结构的形成和成熟心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21:53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