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9,严晓伟,LDL,C降到极低水平,也存在一些潜在临床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我们都知道,血胆固醇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角度来看,目前业界很多专家倾向于认为,LDL-C“低一点,好一点”。 在这一问题上,最新的ESC/EAS血脂管理指南直接指明,“The Lower, The Better”,在高于1.0 mmol/L(40 mg/dl)的水平上,LDL-C的降低幅度没有下限。 但是,LDL-C真的是越低越好吗? 11月2日,北京协和医院严晓伟教授在2019年中国心脏大会(CHC)上指出,血LDL-C降到极低水平,也存在一些潜在临床风险,可能与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低胆固醇血症与脑出血 严教授指出,观察性研究及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均提示,血胆固醇水平降到较低水平或降胆固醇治疗与出血性卒中发病增加相关。 一项覆盖我国近21万例无心血管疾病受试者、随访20年的研究显示,与LDL-C水平处于70~99 mg/dl的人相比,LDL-C水平<70 mg/dl的人发生脑出血的风险增加56%。 SPARCL研究证实,强化他汀在降低所有脑卒中事件的同时,显著增加脑出血风险,在有脑出血病史、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中尤其明显。 近年来,FOURIER、ODYSSEY OUTCOMES研究结果显示了PCSK9抑制剂在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上的显著疗效,而且ODYSSEY OUTCOMES最新分析结果表明,LDL-C在降至极低水平(LDL-C≤15 mg/L,0.39 mmol/L)的情况下,脑出血风险并未增加。 严教授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这两项研究均排除了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以及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这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对PCSK9抑制剂相关研究结果的解释应谨慎。 “尽管尚未明确治疗后胆固醇水平与脑出血风险呈负相关关系,但脑出血易患人群(血压控制不良、脑出血病史)应谨慎降胆固醇”,严教授强调。 他汀治疗与认知功能下降 严教授指出,观察性研究显示,高胆固醇水平与认知状态呈显著负相关。 他汀治疗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虽然少见,但的确存在。他汀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辅酶Q10缺乏所致的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 严教授表示,由于存在方法学缺陷,比如统计力度不够或缺乏高质量的评估手段,大多数他汀临床研究未检测出药物所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在临床实践中,应识别、预防和治疗他汀相关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低胆固醇血症与癌症 观察性研究显示,胆固醇水平降低与短期癌症风险升高显著相关。但严教授指出,这主要反映隐匿性癌症病变对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另外,他汀类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并未发现降胆固醇治疗增加癌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叶酸,还能防主动脉瓣钙化?!欧洲心脏杂志中国研究
四氢生物蝶呤(BH4)是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生物学功能的关键决定因素。2月9日,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李飞、浙医二院心内科蔡哲钧等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研究提示,主动脉瓣发生钙化时,内皮细胞来源的BH4和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GCH1)明显减少,而叶酸可通过提高BH4的生物利用度来抑制主动脉瓣钙化。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4:31:450000炎症:癌症和心血管病的土壤!JACC子刊综述
JACC肿瘤子刊一篇文章指出,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联系。部分原因是由于共同的风险因素,如吸烟、肥胖和糖尿病。文章强调,癌症和心血管有病共同风险因素和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炎症、癌症相关因素和血小板功能改变。其中,炎症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IL-1和NLRP3炎症小体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7:55:570000个儿高,房颤风险高!美研究称:身高每增加2.54 cm,房颤风险增3%
身高是个有意思的健康符号,比如有研究显示个儿高的人患癌风险高;个儿高腿长的人不易得糖尿病;个儿高和矮的人住ICU,个儿高的人命长。近日,一项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则可能首次证明个儿高可能与房颤存在因果关系。研究显示,与平均身高5英尺7英寸(170cm)的人相比,个儿高的人,身高每增加1英寸(2.54cm),房颤风险就增加3%。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齐书英学者研究发现,用房颤消融的新终点判断疗效更优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王冬梅、齐书英等研究显示,与以左心房-肺静脉的传入阻滞为电隔离的终点相比,以左心房-肺静脉双向阻滞作为房颤消融的终点的临床疗效更好。本研究中,消融术后1周内,双向阻滞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5.00%,远低于传入阻滞患者的42.86%,但3个月后,两组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差异(5.00%vs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