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走路变慢,是衰老信号)
这项研究发表在JAMA子刊,述评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Stephanie Studensk指出,这项研究表明40多岁人群中,有一部分比同龄人老得快,并提示,影响3岁儿童的一些未知因素也会影响40多岁时的认知功能。
她指出,应该从神经组织、连接、神经递质、受体和微病理病变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大脑在整个生命过程的变化。或者大脑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到大脑结构、大脑认知及步行速度方面。
这项研究数据来自新西兰但尼丁研究,共对1972年4月~1973年3月出生的1 037人进行了分析,其中男性占51.6%。受试者在45岁时的平均正常步走速度为1.30 m/s,边走路边数数时平均速度为1.16 m/s,最快步走速度平均1.99 m/s。
[1] Rasmussen LJH, et al.Association of neurocognitive and physical function with gait speed in midlife. JAMA Netw Open 2019; 2(10): e1913123.
研究者指出,步走速度不仅是衰老的指标,也是终生大脑健康的指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近日,一项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表明,45岁时走路变慢,就提示这个人变老了。
研究显示,走路慢与肺、牙齿、免疫系统变老都有关,最让人凉凉的是,走慢了,大脑和脸蛋也变老,也就是说认知变差,脸显老。
[2] Walking Speed at Early Ages Tied to Cognitive Health. Medpagetoday
“一个人45岁时走路变慢,与身体多器官系统老化加速和脑容量变小、皮质变薄有关。”研究者介绍说。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45岁时走路慢不慢,3岁时就能判断。3岁时智商、理解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差的人,通常在45岁时走路变慢。
来源:
目前的心血管指南不符合最佳实践!Heart杂志述评
近期,Heart杂志发表的一篇名为“心血管学会未能制定公正、清晰和基于证据的指南”的述评文章,称目前的指南不符合最佳实践(fallshortofbestpractice),我们有能力,也必须要做得更好。杨进刚阜外2023-09-14 21:47:22
0000中国298家医院5011例稳定心绞痛调查:仅六成处方β阻滞剂
在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作为治疗心绞痛的首选药物。但近日由霍勇教授牵头的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研究组,在全国298家医院中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临床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中,仅61.1%接受了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使用并不充分。研究者认为,尽管调查未收集是否存在相关药物禁忌证的信息,但禁忌证显然不是接近40%患者未使用该类药物的唯一原因。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1:51:57
0000营养治疗可降低心衰死亡率!JACC研究
营养不良会增加心衰患者死亡风险。近日JACC发表的一项研究则发现,对于营养不良的慢性心衰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可降低患者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研究者认为,“虽然在门诊中也筛查营养状况,但入院筛查有助于确定住院时营养状况恶化的高危患者,这些患者将从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中受益。”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6:21:01
0000ESC妊娠期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这些人生孩子要小心
二胎政策的放开,也迎来了高龄产妇潮。也许临床医生需要应对的妊娠期心血管病也会越来越多。今日,就来复习一下2011版欧洲心脏学会(ESC)妊娠期心血管病诊疗指南。指南推荐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危险分层来评估妊娠女性心血管风险,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随访次数。对于极高危者,建议避免妊娠;一旦怀孕,应建议尽早终止妊娠,如坚持继续妊娠,则需加强孕期随访。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6:25:55
0000低中风险稳定胸痛评估,应首选冠脉CT!国际共识
近期,一个由跨学科团队组成的国际定量心血管影像研究组发布了关于冠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定量评估的共识声明。共识指出,对于冠心病低中风险患者,CT是判断冠脉狭窄的首选方法。CT还能对冠脉斑块的大小、成分、位置进行定量评估,并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相关风险。相较而言,MRI则有助于显示冠脉斑块,在有经验的中心可作为非辐射的冠脉显像的二线选择。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7:56: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