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余国人追踪10年研究称(骑车或走步上班更健康)
近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一项对10万余国人追踪10年的最新分析回答了这个问题:骑车上下班有助于降低冠心病和中风风险,而步行上下班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不过,骑车能降低8%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Fan M, Lv J, Yu C,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ctive Commuting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es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Am Heart Assoc. 2019 Oct 15; 8(20):e012556.
不过研究者指出,鉴于中国空气污染较重,这些获益还是打了些折扣。
这项研究共纳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平均年龄46岁的10万名城区工作居民,平均随访10年。13.4%在家工作或单位离家很近,20.1%步行上班,19.4%骑车上班。
也就是说,上述获益不分男女,也不论其他时间活动水平如何,骑个车或步行上班对心血管健康不错。
此外,研究未发现,步走或骑自行车与出血性脑卒中有相联。
这是在考虑了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久坐时间、合并症、室内空气污染、被动吸烟及其他时间的体力活动后的结果。
城市雾霾时不时就袭来,经常步走或骑车上下班到底对心血管健康有没有获益?
研究显示,与坐车或开车相比,步走上下班降低10%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骑车上下班降低29%的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女性健康杂志:母乳喂养还有细腰功效
据女性健康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则数年后腰围更细,母乳喂养时间不足6个月或没有喂养者则容易患中心性肥胖。研究者表示,在研究孕产妇长期心血管和代谢健康时,母乳喂养时间可能很重要。研究分析了676名分娩7~15年后的女性的数据。匹配了母乳喂养情况相似的女性,然后将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女性与完全不母乳喂养或少于6个月的女性进行比较。胸片有主动脉弓钙化,要重视!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
5月3日,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子刊发表的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提示,在50岁以上、无心血管病病史的人中,体检或首次住院时常规胸片发现主动脉弓钙化,意味着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较高。在该研究平均14.3年随访期间,与基线无主动脉弓钙化的人相比,存在主动脉弓钙化的人全因死亡和出现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增加24%和22%,且钙化程度越严重,风险越高。通过手表发现房颤合理吗?欧洲心脏杂志文章称:无症状房颤筛查成本获益不明确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预计在未来30年内发病率将翻一番。心房颤动与卒中风险增加5倍相关,但抗凝治疗可将此风险降低约65%。房颤筛选是提高房颤检出率,通过早期抗凝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方法。去年在ACC年会上公布的“苹果心脏研究”(AppleHeartStudy)发现,苹果手表能捕捉到房颤。但目前指南不建议房颤筛查,理由是系统筛查的成本-获益不确定性。独居,对男士尤为不利!柳叶刀子刊Meta分析
9月29日,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对于65岁以下的人来说,独居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独居对男士的影响更大。研究者从Medline,Embase、APAPsycINFO等数据库搜集截至2021年11月19日发表、评估独居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队列研究,最终纳入18项研究、共62174名成年人。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6:47:54
0000美国全国性注册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仅加快15分钟,就会大幅减少死亡和残疾
据统计,中国现有1300万中风患者,每10万城市和农村脑血管病患者中,分别有126人和158人死亡。对于急性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全国性的回顾性注册登记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显示,中风发病或到达医院至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只要缩短15分钟,就会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大幅减少残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