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中国研究称,青少年手机成瘾导致高血压,20,初中生手机成瘾)
该研究中,428名高血压青少年中,61.7%的人对智能手机上瘾,而未患高血压的青少年中这一比例为15.3%(338/2211)。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我们不仅可以观看视频,还可以进行实时通讯、互动游戏、网上购物等。现代人无法抵抗这些诱惑,甚至出现成瘾。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中国。
研究者称,智能手机成瘾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
智能手机成瘾可能是青少年高血压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发现,初中生中,智能手机成瘾率为22.8%(女性为22.3%,男性为23.2%)。
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16.2%(女性为13.1%,男性为18.9%)。研究还发现,这些初中生中,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17.9%和8.1%。
研究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639名12-15岁的初中生(1218名男生,1421名女生)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根据中国儿童性别和年龄的参考数据定义超重/肥胖和高血压。
来源:Zou Y, Xia N, Zou Y, et al. Smartphone addic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 hypertens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mong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BMC Pediatr. 2019, 19(1): 310.
研究者推测,肥胖和睡眠质量差可能是智能手机成瘾影响青少年血压水平的潜在原因。
采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SV)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估。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肥胖(OR=4.028)、睡眠质量差(OR=4.243)与高血压有关,智能手机成瘾同样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OR=2.205)。
在518名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中有48.6%患有高血压,远高于睡眠质量好的青少年(8.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发现,中国初中生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6.2%,且这与肥胖、睡眠质量差和智能手机成瘾有关。
河北学者研究称,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需要抗凝联合免疫调节
上海同济大学王乐民教授曾在本刊撰文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可能存在免疫机免疫功能缺陷和紊乱。而近期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新军、孙红芝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时联合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抗凝,进一步支持了王乐民教授的设想。“精准饮食”理念或将颠覆营养原则
精准医学理念被炒得火热。以色列的一项研究结果又让科学家打起了“精准饮食”的念头。该研究发现,即使是吃同样的食物,但人对食物的反应却不同。这与吃药是一样的,同样的药物,有些人吃就管事儿,有些人不管事儿,还有些人有副作用。这也可以解释某些人爱吃甜的,天天冰激淋、巧克力,一点儿事儿都没有。有些人稍微吃点甜的,血糖就很高。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5:16:41
0001日本提出急性心衰“就诊至给速尿时间”:60分钟内给速尿,院内死亡降61%
日本REALITY-AHF前瞻性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心衰患者,1小时内静射速尿,可使院内死亡率降低61%。研究者定义从就诊到速尿给药时间是指患者到达急诊的时间至首次静注速尿的时间(D2F)。本研究中,就诊后24小时内静注速尿的1291例急性心衰患者中,中位D2F时间为90分钟,仅37%患者在就诊60分钟内应用了速尿。这类患者多是通过救护车到达医院,而且多有更明显的充血症状。北京儿童医院“法四”治疗经验:这一超声指标很有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研究提示,经胸超声心动图作为术前诊断法乐四联症的重要检查手段,测量获得的肺动脉瓣环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瓣环Z值可客观预判是“跨环”还是“留瓣”。目前,对于法乐四联症的根治手术,“跨环”和“留瓣”两种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术中测量所得肺动脉瓣环内径及其肺动脉瓣环Z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