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研究称(用一次尿估算儿童钠摄入不可行)
研究者指出,评估钠摄入量是为了从膳食行为方面预防心血管病,如果高值低估,可能会将风险高的儿童群体错判。
个体估计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超过 40% 的比例,在K 法最高达79.8%,I 法和 T 法分别为34.9% 和 38.5%,相对偏差低于 20% 比例均不超过 35%。
这项研究共纳入就诊北京儿童医院的129例肾功能正常的儿童住院患者,年龄5~18 周岁。研究者收集了完整24 h内各次尿样及24 h尿样,并检测尿钠、钾、肌酐浓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彭晓霞、彭亚光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现有的三个公式不适用于儿童,特别是在个体水平,利用单次时点尿估算24 h尿钠排出量不够准确,提高评估方法准确性亟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显示,129 例肾功能正常的儿童24 h尿钠排出量均值为 2 694.9 mg/d,K 法、I 法、T 法公式估计值分别为 5 087.5 mg/d、 2 721.3 mg/d 和 3 000.6 mg/d。
研究者强调,直接用成人现有公式评估儿童钠摄入量偏差更大,非常不可行。
很多研究表明,国人吃得咸,钠盐摄入高,其中儿童也是普遍超标,平均超过推荐摄入量2倍多。吃钠盐多了对血压不好,不过如何准确评估出儿童群体钠摄入量?
人群水平绝对偏差均值K 法最高(2 367.6 mg/d),I 法、T 法分别为 26.4 mg/d 和 258.8 mg/d。
来源:彭亚光,刘丽丽,张莹,等. 三种单次时点尿公式估算儿童 24 小时尿钠排出量的准确性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803-809.
折算成盐摄入量后,K 法、I 法和 T 法估计值总体错分率分别为 73.1%、69.0% 和 62.4%。
总之,现有公式在儿童中存在低值高估与高值低估的情况。
当前在成人人群研究中常用的时点尿估算24 h尿钠排出量方法,即Kawasaki公式(K 法)、INTERSALT公式(I 法)和 Tanaka公式(T法),对于儿童人群准不准确?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嗅觉和味觉丧失,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增9倍!加州大学研究
国外不少学者发现本国的新冠li病毒感染者出现了的新症状,即味觉、嗅觉丧失。近日,《国际变态反应与鼻科学论坛》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研究证实嗅觉、味觉的丧失与新冠病毒感染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如果出现嗅觉、味觉的丧失,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增加9倍以上。Circulation发布研究:LDL-C维持在新生儿水平(50 mg/dL),可降约1/3的心梗和卒中风险
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而言,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在100mg/dL以下,那么如果把LDL-C降低在新生儿水平合适吗?近期一项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研究显示,对于这些患者将LDL-C降低在新生儿水平,也就是低于50mg/dL,是安全的,而且可降低约1/3的心梗、卒中或致死性心脏病风险。阜外和美国研究均称:学历越高,心血管病风险越低
近日,美国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中年人,不管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随着每个人接受的学校教育水平升高,其终生(45-85岁)心血管病风险逐渐降低。在低于高中学历的人群中,50%以上的人在其一生中会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最高教育水平者的终生心血管病风险较最低学历者降低20%。而近期,阜外医院何宏海、陈纪春和顾东风等也发现,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越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越高。绝经期潮热和盗汗,心血管病风险增加!AHA绝经过渡期声明
11月30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份关注女性绝经过渡时期的科学声明,强调在中年和绝经期监测女性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并将绝经过渡时期作为进行心血管健康干预的重要窗口期。通常,女性即将跨入50岁,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保护作用减弱,即进入绝经过渡时期。在这一阶段,女性心血管风险也随之增加。杜克大学研究:睡眠不规律增加心脏病风险
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学者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调查强调不规律就寝有损心脏健康。研究者表示,每天规律的上床睡觉及起床对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去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社会时差”,也就是周末与平日之间睡眠和起床时间的差异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而该研究进一步表明规律的就寝时间对人的心脏健康和新陈代谢的良好功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