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降脂药时(国人坏胆固醇若太低易中风,开滦研究新分析)
研究者首先从开滦研究Ⅰ队列(101 510人)中挑选9327名基线无心血管病、不用调脂药且LDL-C水平< 70 mg/dl的成年人,作为训练集,找出中风的危险因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然后从开滦研究Ⅱ队列(35 856人)中纳入1753名LDL-C水平< 70 mg/dl的成年人作为验证集,来验证这些中风危险因素。
研究者指出,极低LDL-C水平可能是慢性代谢疾病的一个标志物,可能与炎症负荷重有关。全身慢性炎症可能会加重胆固醇在巨噬细胞中的沉积,从而导致血液中LDL-C水平降低。因此,治疗和非治疗状态下的低LDL-C水平可能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是不同的。
训练集和验证集受试者的累积平均LDL-C水平相似。
血压控制较差且LDL-C水平≤33.2mg/dl的人,以及血压控制良好、但年龄>64.9岁且LDL-C水平≤33.2mg/dl的人,缺血性中风的发生风险最高,是缺血性中风风险最低亚组(血压控制良好、年龄≤ 54.1岁者)的20倍以上。
在该研究中,确定中风风险高的适宜LDL-C水平为<33 mg/dl,而这个水平与新生儿的LDL-C水平(21~39 mg/dl)相似,这也被认为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LDL-C最低限。
累积平均LDL-C水平与中风风险间呈线性相关,即LDL-C水平越低,中风的可能性越高。
部分指南认为,在降脂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极低LDL-C水平范围为25~70 mg/dl。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指南调低了LDL-C的目标值,即<55 mg/dl,认为LDL-C水平<40 mg/dl时未发现已知的不良反应。
来源: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nd hemorrhagic stroke in Chinese adults with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 70 mg/dL. BMC Med. 2021;19(1):142.
校正年龄、高血压状态以及其他协变量后,与LDL-C水平处于50~70 mg/dl的人相比,LDL-C水平≤ 40 mg/dl的人出现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1.07倍和1.7倍。
平均随访8.5年时,训练集中发生388例缺血性中风和145例出血性中风;平均随访9年期间,验证集中发生20例缺血性中风和8例出血性中风。
血压控制差、LDL-C水平低也是出血性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缺血性中风高危人群出现中风的风险分别是低危人群的7.03倍和4.68倍,出血性中风高危人群出现中风的风险分别是低危人群的3.94倍和4.73倍。
在15个可能的中风预测因素中,血压控制情况被最先确定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其次是年龄和LDL-C水平。
该研究发现,除了极低LDL-C水平外,血压控制较差也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说明单纯干预血脂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不够的,亚洲人尤其要注意。
血压控制差、LDL-C水平≤32.8mg/dl的人发生出血性中风的风险最高,比血压控制良好、LDL-C水平>40.2mg/dl、年龄≤64.8岁的人高40.7倍。
根据危险分层,训练集中缺血性中风高危(风险>5%)、中危(3%~5%)、低危(<3%)者分别占48.8%、30.4%、20.8%,出血性中风高危(风险>2%)和低危(<2%)者分别占58.6%和41.4%。
研究者发现,在中风的各个潜在危险因素中,血压控制较差、极低LDL-C水平(≤ 40 mg/dl)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河北唐山开滦医院吴寿岭等利用开滦研究Ⅰ和Ⅱ两个队列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既往没有心血管病的人,在没有用调脂药物的情况下,即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70 mg/dl(<1.8 mmol/L),出现中风的风险仍然较高。
年轻非杓型血压患者,心肾损害更严重!阜外医院宋雷等研究
近日,阜外医院宋雷、吴雪怡等研究显示,六成年轻高血压患者为杓型血压(即夜间血压下降率小于10%),这些患者的心肾靶器官损伤更加严重。研究者指出,鉴于年轻患者中非杓型血压常见,评估血压节律异常将有助于年轻高血压患者预后的精准危险分层,临床上需要加强动态血压筛查。此外,年轻高血压患者中水钠潴留、容量负荷增加可能是更重要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此类患者中是否存在盐摄入过多以及醛固酮增高。Diabetes Care:“吃的不对”是我国成为糖尿病大国的首位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的糖尿病大国,每10人就有一人为糖尿病。中国为何成了糖尿病大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美国学者采用1991-2011年的中国健康和营养数据进行的研究就解答了这个问题。“吃的不对”是我国糖尿病增加的首要原因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1:57:26
0000胶囊胃镜可指导治疗决策!阜外医院杨伟宪和乔树宾等研究
近期,阜外医院杨伟宪、乔树宾等报告了该院2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用磁控胶囊胃镜进行消化道检查的经验。该研究团队发现,磁控胶囊胃镜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道检查安全、有效,对于评估抗血小板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程度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纳入行磁控胶囊胃镜检查的2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