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中年时期血压升高,老年脑萎缩明显)
近日,柳叶刀神经病学子刊发表的一项基于1946年英国出生队列的研究表明,中年时期如果出现高血压或者血压大幅升高,老年时大脑体积明显缩小,且容易出现白质病变,但认知功能以及与痴呆相关的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负荷不受影响。 研究者指出,40~60岁期间是一个敏感时期,此时高血压和血压升高对将来大脑健康有较大影响。 因此,应在40岁或40岁以前开始监测血压,一旦发生高血压,就要及早干预,以尽量降低高血压对大脑健康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502名出生于1946年的非痴呆老年人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人在36~69岁期间接受5次血压监测,并在69~71岁时进行大脑核磁检查、β-淀粉样蛋白PET检查以及认知功能评估。 研究者发现,≥53岁时出现高血压以及43~53岁期间血压大幅升高的人,70岁左右时出现脑白质病变的可能性增加。例如,43~53岁期间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10 mmHg,脑白质病变分别增加7%和15%。 43岁时血压较高以及从36岁起血压明显升高的人,70岁左右时大脑体积明显缩小。43岁时收缩压或舒张压每升高10 mmHg,70岁时大脑体积缩小6.9 ml。 研究者发现,并没有证据支持中年时期血压升高影响认知功能或大脑β淀粉样蛋白负荷。 但是,他们认为,随着年龄增大,中年时期出现高血压或血压升高的人迟早会出现大脑功能下降,比如思考和行为受损。 来源:Associations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cross adulthood and late-life brain structure and pathology in the neuroscience substudy of the 1946 British birth cohort (Insight 46):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Neurology, Published: August 20,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青年时健康饮食,或可延寿10年!挪威研究
李时珍曾说,饮食者,人之命脉。而近期一项挪威研究显示,一个人如果将经典的西方饮食模式优化一下,多吃豆类、全谷物和坚果,少吃点红肉和加工肉类,延寿不止十年。研究者也指出,虽然这种饮食调整对于老年人延寿作用较小,但仍然是可观的。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荟萃分析和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构建了一个模型,以即时估测饮食变化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3:31:55
0000多数糖尿病,是发生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中国3B研究
一项基于中国心脏代谢注册登记3B研究的新分析显示,根据相关指南,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近2/3属于心血管极高危人群,心血管高危和极高危者占近3/4。该分析一共纳入2541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9年欧洲指南,心血管极高危、高危、中危患者分别占65.6%、7.5%、0.6%,其余26.4%不能归为任何一种心血管风险类型,即属于风险不明确人群。心血管病围术期抗纤溶新观念!JAMA刊登阜外医院郑哲团队研究
围术期大量出血和异体输血是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常见的临床问题,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以氨甲环酸为代表的抗纤溶治疗可竞争性结合纤溶酶原上的赖氨酸位点,抑制纤维蛋白降解,从而发挥止血作用。虽然近年来氨甲环酸已经得到指南的广泛推荐,但其癫痫、血栓性事件等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其最佳剂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循证医学证据的缺乏甚至给临床实践带来极大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5:55:23
0000美国全国性注册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仅加快15分钟,就会大幅减少死亡和残疾
据统计,中国现有1300万中风患者,每10万城市和农村脑血管病患者中,分别有126人和158人死亡。对于急性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全国性的回顾性注册登记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显示,中风发病或到达医院至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只要缩短15分钟,就会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大幅减少残疾出现。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学者:高水平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或增加慢性心衰房颤风险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重要的激素,那么它在慢性心衰合并房颤中扮演什么角色?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晨等研究发现,较高水平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或增加慢性心衰患者房颤风险。研究显示,与保持窦性心律的心衰患者相比,伴有房颤的心衰患者FT4水平明显增加。当FT4高于14.121pmol/L时,心衰并发房颤的比例明显增加。不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对房颤的发生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