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怎样做最好(JAMA子刊研究称,最佳按压频率107次,分,最佳深度4,7,cm)
人一旦心脏骤停,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超过10分钟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于在医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人来说,目击者实施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是成功救命的关键,而按压频率和按压深度是保证心肺复苏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建议,在通过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6 cm。美国的心肺复苏指南建议也相似,按压深度至少5 cm。 近期,由美国、法国、日本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一项队列研究提示,在通过胸外按压对院外心脏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频率为105~109次/分、按压深度为4.5~5 cm时,病人存活且无明显残疾的几率最高。 因此,研究者得出,最佳的胸外按压频率为107次/分,最佳按压深度为4.7 cm。 研究显示,当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处于上述数值的20%以内,即按压频率86~128次/分、按压深度为3.8~5.6 cm时,心脏骤停者生存的可能性比胸外按压频率和深度超出上述范围者提高了44%(6.0% vs 4.3%,OR=1.44)。 述评专家指出,该研究得出的上述按压频率和深度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与目前国际上的相关指南建议重叠,因此,在上述最佳按压频率和深度在获得进一步验证之前,急救系统仍应采用现行建议。 专家认为,该研究结果可能还不足以改变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但支持最简单的心肺复苏真理:用力按,快速按,不要停。 研究者指出,在年龄、性别、心脏节律、心肺复苏辅助设备应用情况不同的各亚组人群中,胸外按压的最佳频率和深度均保持一致。 另外,研究者发现,与标准心肺复苏相比,在按上述最佳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如果应用阻抗阈值装置(ITD)等心肺复苏设备,病人生存的可能性几乎翻倍(OR=1.9)。 而且,只有在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接近上述最佳值时,心肺复苏设备才能发挥效果。 该研究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临床试验网络数据库中纳入3643名心脏骤停病人,其中64%为男士,平均年龄67.5岁,半数病人在接受传统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用心肺复苏设备。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定义功能良好的生存,即存活且无明显残疾。 来源:[1]王立祥, 吕传柱, 余涛. 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18, 2(6): 367-369.[2]Ashish R. Panchal, et al. 201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Focused Update on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Use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During and Immediately After Cardiac Arrest: An Update to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18, 138: e740–e749.[3]Duval S, et al. Optimal Combination of Compression Rate and Depth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Functionally Favorable Survival.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4, 2019.[4]Cone DC. Push Hard, Push Fast, Do Not Stop—Optimal Chest Compression Rate and Depth.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4,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Nature杂志刊登手机”全球走路地图“:中国夺冠
近期,Nature杂志公布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堪称“全球走路地图”。该研究分析了111个国家约72万名居民的智能手机信息,研究精确到分钟,总时长相当于6800天的数据。全球走路地图结果发现,地球村居民平均每天走4961步。中国人平均每天走6000多步,排名居首,而印度尼西亚人平均每天走3513步,在排名中垫底。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56:09
0000阜外医院华伟和樊晓寒点评四种新型心衰器械治疗:药物联合器械植入是未来方向
治疗心衰很有挑战,阜外医院华伟、樊晓寒指出,优化药物联合个体化的器械植入将成为未来心力衰竭治疗方向,并就当前器械治疗慢性心衰的新进展在本刊进行了阐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室多位点起搏技术将有更好应用前景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少中重度心衰患者再入院率、逆转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并且相关指南也做了明确推荐。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中心成立
昨日,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经过民主选举,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为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冯雪主任、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遂心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薛玉梅教授和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刘慧教授当选为副主委,委员共84人。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王捍峰、组织部部长王巧巧就此发表了致辞。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5:51:31
0000女士不孕,心衰风险增加!JACC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生殖因素与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孕史与心力衰竭风险增加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不孕史的女性相比,不孕女性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16%。心力衰竭包括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收缩性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舒张性心衰,HFrEF)。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3:47:02
0000